活着如此偶然,而悲剧无法避免。
这是王耀重生以后出现的第一个大事件。
他记得前世温立虎上到初中就辍学了,然后在附近工厂打工,娶妻生子,后来又买了一辆大货车,全国各地跑着拉货,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到了这一世,温立虎的人生止步于此。
王耀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情绪。
他在努力回想,是不是他的原因,才让温立虎死了,又或者间接因为他。
思来想去没有答案。
总之他本可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却没有阻止。
一条鲜活生命就这么走了。
悔恨无济于事。
他只能安慰自己,生活本来就很操蛋,温立虎年少夭亡,算是脱离苦海。
就和他的哥哥一样。
温立虎的死很快就被大多数人淡忘。
然而在王耀心里,这件事仿佛是岁月的一道分割线,之前的生活平淡而均匀,之后的生活像是被谁偷偷按下了快进键。
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向前方奔跑,收获一个又一个鲜艳而饱满的果实,却渐渐失去品尝酸甜苦辣的味蕾。
一切早有征兆,田地的不足和机械的应用,让农民不再将全部精力放在种地上。
乡亲们开始谋求其他赚钱的路子。
那年冬天,腊月下了一场大雪,孩子们帮家里扫完雪就去街上跑着玩去了。
温占明和喜凤来到王耀家。
秀兰和王大海连忙将二人让进屋里,一起围在火炉旁。
温占明说:“这屋里不暖和啊,煤球托了多少,不够的话我给你们搬点儿过来。”
秀兰忙说:“够了,够了,做完饭就把火压住了。”
说着把炉子的风门打开。
温占明说:“喜凤,一会推点煤球过来。”
喜凤在一旁嗤地笑出声来。
温占明说:“你笑啥,正经事。”
喜凤数落他:“你一天天的出去瞎逛,家里啥事也不管,这煤球还是秀兰帮我托的,你倒好,还怕人家不够,你自己天天吵着家里冷,烧起煤球来大手大脚,照这么弄,咱家还不够过冬,秀兰家这么省俭,你这是闲操心。”
温占明立刻直起上身,一拍大腿说:“你这话说的,我出去是干大事,煤球才几个钱,我马上有钱了,给你买两万个煤球,弄一百个炉子,春夏秋冬黑夜白天烧去吧!”
大伙听了都笑。
秀兰说:“咋了占明,是不是有赚钱的路子,带大海一个呗!”
温占明说:“就是来说这事,我准备开个小板材厂,大海跟我打小同学,又多年邻居,我信得过他,一起干呗!”
秀兰听了觉得这事不靠谱,王大海低着头只顾烤火。
秀兰问:“这事靠谱呗,要是干赔了可咋整!”
温占明说:“这话说的,别人家都挣钱,就咱家亏钱么,我早打听了,市里和县里都扶持本地工厂企业,只要你敢干,那没有亏钱的。”
秀兰问:“手续什么的好弄不,销路啊,工人啊,好找不,还有公家有人查没有。”
温占明说:“放心吧,都有朋友帮着办,啥事也没有,咋样,你们点个头,开春咱就开始干。”
秀兰又问:“那得多少本钱?”
温占明说:“得好几万。”
秀兰:“呦,这么多钱呢!从哪弄啊。”
温占明:“贷款啊!”
秀兰:“不行不行!”
温占明:“本钱大那挣得还多呢,是不是大海。”
喜凤:“我也不懂啊,占明别的事不靠谱,这事吧是个正经事,咱们两家一起干,以后耀耀和晓慧长大了结婚,那不都是他们的。”
温占明:“对了,以后他们生俩儿子,一个跟你们姓,一个跟我们姓,多好。”
这话一说,喜凤瞪了温占明一眼。
秀兰听了,变了脸色,她捅了王大海胳膊一下,说:“大海,你说吧!”
王大海就说:“我做不了那大买卖,还是走街串巷摆个小摊什么的算了。”
喜凤听了就说:“也是,还是小本买卖稳当。”
温占明不言语,只凑在炉子那烤火。
几个人又说了些闲话,温占明和喜凤就回家了。
这时候到了傍晚,秀兰急忙开始做饭。
她一边忙碌,一边对王大海说:“你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