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成色就想当老板,三个村干不起来一个板厂,那是说话的?”
王大海说:“也不能这么说,行州市东边好几个村子都干起来了,一个村得有十多个厂子。咱们县西边的村子也都有了厂子。”
秀兰说:“还是不靠谱,得多大本钱,咱们还不如弄大棚,种了菜,又能自己吃,又能卖钱,养鸡养猪也行,咱们自己干,挣多挣少是自己的,他占明就算厂子干起来,当了大老板,也没个儿子继承家业,还是白忙活。”
王大海有些烦躁:“你老说这干啥,让他们听见又要吵架。”
“听见听见呗,吵他吵呗,自己没儿子,惦记我儿子,我儿子才不给他当养老女婿。”
王大海说:“行了,不说了,攒俩儿钱不容易,咱们不跟他掺和,你也别提这事了。”
秀兰忙活起做饭的事,不再言语。
大人们操持着一家生计,孩子们则在雪地里撒欢。
各家各户都把自家门前的雪扫了,王涛家对面是个荒废的老宅子,临街,街上大部分的雪就堆在了那里。
十来个孩子在那里堆了一个大雪人,画了鼻子眼睛。
孩子们都说:“不像啊!”
王涛突然兴起,跑回家里,拿了一把鞭炮和半支点着的香跑了出来。
他将鞭炮插在雪人的眼睛里,然后用香点燃。
孩子们捂着耳朵。
结果只发出两声闷响,在雪人眼睛那里留下两个窟窿。
孩子们哈哈笑着。
“雪人成瞎子了!”
随后王涛又把三个鞭炮捻在一起,插进雪人的嘴巴里。
田麦麦看见,有些不开心,对温晓慧比划着。
温晓慧说:“啊?你要回去做饭啊,那你去吧!”
田麦麦就回去了。
王耀看向田麦麦离去的身影,愣了一下,这时候鞭炮接连炸响,一个比一个响,吓了他一跳。
孩子们欢呼着。
很快母亲们来喊孩子们回家吃饭。
王耀想等一会回去,就听见秀兰的声音:“老二,三儿,回来吃饭了!”
王耀叫上王亮,就向家里跑去,后面温晓慧和温晓乐也跟着跑回巷子回家去了。
只剩下王涛意犹未尽地在那里放鞭炮。
回到家里,洗手上了饭桌,王耀一看,不出所料还是玉米粥,馒头和咸菜。
王耀说:“怎么又是糊涂粥。”
秀兰说:“糊涂粥咋了?”
王耀说:“拉嗓子。”
王亮正狼吞虎咽喝粥吃馒头,听见这话嗤地笑了。
秀兰摇摇头:“有的吃就不错了。”
王耀用筷子夹起一根咸菜,翻来覆去地看。
秀兰敲敲桌子说:“看啥看,不吃就放下,别人还吃呢!”
王耀说:“我看咸菜缸里都长毛了。”
秀兰说:“长毛还不正常,洗干净了怕啥,要是搁以前,有咸菜吃就不错了,你要不吃就饿着。”
王耀把咸菜放回碗里说:“我要吃炒鸡蛋。”
王亮说:“我也要吃。”
秀兰正要发火,想起什么,就说:“我给你们炒俩,一会问你们话。”
“好耶!”
一会秀兰炒了一盘鸡蛋过来。
两个儿子吃着。
秀兰问:“你俩说说,咱家盖大棚还是养鸡?”
这个问题一出,王耀立刻意识到,决定全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时刻来了。
要说整个行州市在未来十几年的发展前景,那一定是板材行业,凡是进入那个行业的,都做了老板。
前世秀兰夫妇在这个关节口选择了种大棚,王耀每天放学就去菜地帮着干活,大棚里面闷热潮湿,令人非常不适,王耀这一世一定不能再让家里做那个。
他说:“开板厂吧!那个挣钱啊,以后全行州地区都是板厂,现在谁干得早,谁占便宜。”
秀兰一听,瞪着眼睛问:“是不是温占明跟你说?”
王耀说:“没啊!”
“他不说你咋知道这些,刚才他就来让你爹跟他合伙开板厂,不知道自己多大本事,还要贷款,万一赔了,卖房子卖地也还不起债。”
“肯定能挣钱。”
“你这熊孩子,问你啥你就说啥,少帮外人坑你爹娘。”
王耀听见这话,心里失落,也罢,照着秀兰和王大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