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宁静的梦里田园 > 第一章 立 志

第一章 立 志

个人,村里也就捞不到多少钱了。咱村里这几年也有了些变化,去年年底省里扶贫,搞亮化工程,免费给咱们村的大街上安了路灯,晚上出门方便多了。生活比原先好了,可还是个贫困村,不少人还在靠政府救济生活着。”

“是吗?”

“可不是哩。你看人家北孙庄,地没有咱村多,也没有这么多果树,可人家搞得红红火火,几乎家家都用上了手扶拖拉机,骑上了电动车,小青年们手里还拿上了手机,谁瞧着不眼馋?人人头上顶块天,为啥人家搞得好咱就不行哩?难道咱沙岗村人天生就是命里穷吗?不是!有句老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是人家干部领导的好啊!”

“现在还是庆林叔在村里当书记吗?”

“是庆林在村里主事儿,可他这些年有些变了,顾上不顾下,只是应酬上边的事儿,管老百姓的事儿少了,经常和一些人吃吃喝喝。酒盅虽小淹死人,筷子虽细打断腰啊!他的群众威信一天不如一天了。再说庆林年纪也大了,这两年身体一直不好,去年又得了腰腿病经常跑医院,基本顾不上村里的事儿了。现在村里的事儿是大田这个村主任撑着。大田倒也肯干,可就是文化低,遇事儿光发脾气想不出啥招儿来;副书记王文思倒有点儿文化,点子也有,可就是光算计自个那点儿事,是个没利不早起的主。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班子里几个人各怀心眼儿,尿不到一个壶里,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咋能搞好!谁都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百姓致富要靠好干部。咳,咱村里缺少有本事、能为百姓办成事的人啊!”杨树林说到这,抬起头问:“强子,这次回来多住些日子呀?”

“我已经转业,离开部队了。”

杨树林脸上露出了笑容,问:“回咱村里了?”

“没有。被分配到县公安局了。”

杨树林失望了,沉思着说:“公安局工作不赖,是吃官饭儿的。”

这时两个年轻人背着行李说笑着在旁边的公路上走着。

李民强问:“二爷,他们是干啥去啊?”

杨树林抬头瞅了瞅,叹了口气说:“那是百盛家的大儿子和董三家的二小子,准是到外边打工去呗。在家辛辛苦苦一年又收成不了多少,年轻人都不想在家种地,出去找出路挣点儿钱,回来好盖房娶个媳妇。咱这村穷,栓不住人啊!”

这时,羊跑远了,老人站起来说:“羊跑远了,你先坐着,我得把它们赶回来。”

李民强抬头看了看太阳,已经快当头了,便说:“二爷,快中午了,您该回家吃午饭了,我走了,回家咱们再细唠吧。”

杨树林边走便回答:“好嘞!”

李民强刚离开杨树林,看见一个人,肩上扛着一把铁锨,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边走边用眼瞅着他。

李民强认出来了,是穆有林,他比民强大五岁:“有林哥!”

穆有林站住定睛一看,也认出来了,高兴地说:“民强!是你呀,我还当是谁哩!”

两人急步相迎,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听说你在部队干的不错呀!”穆有林高兴地说。

“马马虎虎。”

“都当军官了咋还能说马马虎虎哩,你可为咱们村争光了。”

“你挺忙的吧?”

“瞎忙呗。”

“咋是瞎忙哩,有劳必有得嘛!”

“话是这么说,在咱这村里,辛辛苦苦干一年,不白辛苦就不错了。我是没办法的事儿,要不是我娘年纪大了多病,早就出去打工了,在外边干啥都比在农村种地强。你熬出来了,离开咱这个穷村了。”

“常言说‘千买卖万生意,不如村前十亩地’咋能不爱种地哩。”

“你这是老话了,现在谁还愿种地啊!咱村的年轻人都快走光了,就剩下一些老胳膊老腿的在家守着,有人编了一句顺口溜,‘门前拴着一条狗,屋里住着老两口’。村子里连一点儿生气都没有。”

“是吗?”

“那可不。”

“光靠老人哪地咋种的过来啊!”

“说的就是哩!谷子地里的草长得比谷苗子还高,还有一些地就这么荒着不种了。”

“为啥?”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种子、农药、化肥一年一个价,噌噌地猛往上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一年,刨去成本剩不了仨瓜俩枣。这还得是赶上好年景,要是遇到天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