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庸、古龙,大都水平极差,让人难以卒读,这真是不怕不识货,只要货比货。有两部书,一部叫作《桃花劫》,一部叫作《卧龙记》,如果也是模仿之作,那大概算是模仿得有一些水平的了,后来又有了“金康”,“全庸”之类的书,我是再也没有上当。
我说不出金庸、古龙的长长短短,读金庸,读古龙,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我快活。
快活,这就是我的感受。
这是一个全我的世界,又是一个无我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什么吃不下饭,什么睡不着觉,什么写不出好文章,什么心情郁闷,什么情绪低落,统统都消失了。
在这个世界里我就是一个快乐的我。
在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不带任何利害的快乐?
我有钱我快活,我胃口好我快活,我的儿子听话我快活,我的作品发表了我快活,我有朋友我快活,我可以有许多许多的快活,但是这些快活和我读金庸读古龙的快活不一样。
我是否夸张了读武侠的快活,是的,确实夸张,夸张得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轻浮了,但是我愿意。
我可以从金庸中读出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读出姿意纵横的聪慧才智,或者我也可以感悟到某些佛道之理,我也可以通过古龙领略什么是“极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我最强烈最深刻的感受,或者是隐隐约约的,或者是似是而非的。
只有快活这一种感觉才是最明确也是最强烈的。
由爱书而爱及电视剧,我常常跟人说我喜欢看港台的武打连续剧,也会入痴入迷的,那些长达几十集甚至上百集的片子,我会从中看出很浓的滋味来。
许多人不明白,他们听我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纷纷露出不理解和奇怪的神色。
说,真的?
或者说,怎么会?
再不就说,你开玩笑。
意思是很明白的,一些港台的武打片子,多半是很粗糙很平庸的,也多半是很乏味的,不要说艺术追求什么,有时连起码的表演也说不上,只是那么几个平庸的演员,用香港味的普通话和台湾味的普通话对着台词,再不就是乱打一阵,我怎么会喜欢看这些东西呢。
就是奇怪,我就是喜欢看,没有办法。
其实我自己也不怎么明白,我只是觉得看这些电视很快活,于是我就看了,别的我并不多想什么,我先后看了许多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比如《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看过更多的古龙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像《九月鹰飞》,《陆小凤》等,还有许多别的武打片,真是越看越有滋味,没有办法。当然也不是没有意外,有一次看到一部香港的《新天龙八部》,将《天龙八部》五大本厚厚的内容编成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视剧,看过之后我是大失所望,在心里把编导人员骂了一回。
不知道是不是胎教的结果,我的儿子他在娘肚子里就接受了舞刀弄枪的教育,现在的他果然武气得很,种种顽劣调皮不一而足。老话说七岁八岁狗也嫌,我儿子如今正在这年岁上,其实早在三四年前,他就已经提前印证了这句老话。
我绝对没有欣赏我儿子顽皮的意思,最多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默认,鲁迅说过我们现在不知道怎么做父亲,我现在倒真是不知道怎么做母亲。对于我儿子的毫无进取心的特点,许多人说这是因为没到年龄,没到懂事的时候,我倒是愿意他成为一个郭靖似的人物,或者像段誉那样的人,说到底这两个人都是没有很大的功名进取心,但却偏偏能歪打正着。只是不知道我的儿子他有没有郭靖的运气和段誉的福气,也不知道现在的社会是不是能允许这样的小孩子自然发展,一切都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