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分。蛋白质可以从豆类、谷类、奶类中吸收。鸡蛋富含维生素B12,如果你连鸡蛋也不吃,可以补充点酵母菌、大豆制品、人造黄油和谷类。奶制品、全麦面包、深绿色多叶蔬菜、豆类、坚果、芝麻等含铁较高。牛奶、干酪、酸奶及其他乳制品是极好的钙质来源。深绿色蔬菜、种子、坚果、干果以及豆腐可以提高体内锌的含量。
另外,别以为只要不吃肉,就可以随便乱吃。素食者在烹饪中要特别注意糖及烹调油的摄入量,要尽量少吃甜食,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食物的总体能量。
小贴士
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一条腿
四条腿指的是猪、牛、羊等畜肉,两条腿指的是鸡、鸭、鹅等禽肉,一条腿指的是鱼。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国外有一种说法:吃白肉比吃红肉好,白肉指的是鱼类、贝类,红肉指的是牛、羊、猪肉类(不包括鸡肉、鸭肉)。这种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隐形脂肪也占28%。更重要的是,红肉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而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总的来讲,有这样的规律,吃浅色的肉要比吃颜色深的肉类有营养。所以吃鱼类、贝类比禽类营养好,而禽类又比牛、羊、猪肉营养好。
中国人主要吃猪肉,这样的肉食结构不尽合理。所以应该适当调整,优先考虑白肉。当然,适量的瘦猪肉和瘦牛、羊肉也是不可少的。
过量吃肉常患病
世界上红肉消耗量最大的地区也是癌症比例最高的地区。
吃肉过多,慢性病就多。过量吃红肉更危险。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大量吃红肉的人,直肠癌危险升高43%,世界上红肉消耗量最大的地区也是癌症比例最高的地区。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也高。反之,多吃乳品、家禽和植物性脂肪,患肠癌的危险性就能降低。
尽管如此,适量吃些红肉还是必须的,对女性而言更是这样。红肉含铁量很高,容易吸收,对降低贫血的发病率有一定作用。育龄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很高,应多吃些红肉和内脏。一般来说,肉类颜色越红,血红素铁就越多。
一个正常的女性,每天吃100克牛肉、羊肉、瘦猪肉,能让肌肤变得红润。如果担心脂肪过多,不妨在烹调上想点办法,选择蒸、煮、烤、焖等烹调方式,不放或少放烹调油,还可以通过烹调去掉一部分脂肪。
小贴士
鸡肉鸭肉营养高
法国营养学家发现,家禽肉脂肪量虽不少于畜肉类(猪、牛、羊等),但其化学结构接近于橄榄油,有益于心脏健康。鸡肉是蛋白质的最佳来源,汤品中鸡汤最优,母鸡汤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适于冬春季饮用。中医理论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可以治疗由身体虚弱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对于男性来说,由肾精不足所导致的小便频繁、耳聋、精少精冷等症状,也可以通过吃鸡肉得到一定的缓解。
鸡肉是白肉的代表。鸡肉中有牛磺酸,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牛磺酸可以增强人的消化能力,起到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脑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方面,它有较好的作用。乌鸡、火鸡等中的牛磺酸含量更高,滋补作用更强。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吃鸡肉进补,鸡肉中丰富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有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尿毒症患者,应该禁食。
吃好鸡蛋学问多
一天吃一个,最多两个鸡蛋就够了。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煮蛋效果最佳。
鸡蛋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孕妇、产妇、婴幼儿、老人、病人都把鸡蛋视为理想补品。
是不是鸡蛋吃得越多就越好呢?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标准,每个人一天所需蛋白质的量在70~90克左右。一个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是8克左右,占人体所需蛋白质的十分之一。所以一天一个鸡蛋就够了,最多不要超过两个。
那孕妇、产妇和孩子,是不是可以多吃几个呢?其实越是孕妇、产妇,越需要全面补充营养,多吃几种食物。儿童每天最多吃两个鸡蛋,但可以多吃一些蛋黄。因为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卵磷脂,这些东西对脑部发育有用。
鸡蛋的烹饪也有讲究。研究证明,食用方法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