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晚上,我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还有购物之后的疲惫,从太平洋百货出来想打个车。往街边一站才发现,这里的街道不知何时改变了,街两边统统被铁栅栏拦住,要想打的,得走到下一个街口去。我只好继续劳动自己的双脚往前走。
因为沮丧,更觉得累了。
本来我是和儿子一道出来的,逛到一半,儿子却说他要先回去,约好了网友聊天,就这么把我甩了。儿子正处于令人心烦的青春期,为了不和他冲突,我通常采取的政策是忍耐再忍耐。
这时我隐约听见有人和我打招呼,回头看,是个蹬三轮的,准确地说,是个蹬小三轮的。此地有很多这样的车,它本是设计出来给老年人用的,个头小,和24寸的自行车差不多,有三个轮子,很稳,故称老年车。但很多人却悄悄用它来拉客挣钱。
见我犹豫,蹬三轮的说,马上要下雨了。
我笑笑,意思是不可能。阴雨多日,今天才放晴。按老天爷的规律,总得晴上个三四天才会又下的。他却很希望我坐,问道,你上哪儿?我说了地方,他很痛快地说,五元钱好了。我一听,真是便宜,一般来说这个路途得十元。我还是犹豫,说,你行吗?
我这话是两个意思,一是你这车有营运执照吗?二是你蹬得动吗?我忘了说,这个蹬三轮的是个老人。
老人用三个字回答了我,没问题。
正好,我问的也是三个字。我就上了他的车,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实在是想坐下来。
一坐下来,我浑身放松,心情顿时好了。所以听见老人和我说话,我就很友好地和他聊起来,同时在心里拿定主意,等会儿下车时,还是给他十元钱。年纪那么大了出来挣钱,不容易。
老人说,我不是靠这个挣钱的,我是拉着玩的。我女儿要是知道了肯定要骂我,她们不让我出来。
咦,他像是知道我在想什么。
老人又说,我就是愿意拉你这样的,不嫌我慢。有些人总是催,快点快点。他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他的车速的确很慢,还可以追加一倍。按汽车的速度说,最多就是十码。可被他那么一说,我也不好意思说了,只得安慰自己,权当是坐茶馆,和老人聊天吧。
老人说,你是外地人吧?我说是,我是浙江人。老人说,我也是外地人呢。我想他一口的四川话,怎么是外地人?老人说,我是江津的。我哑笑。想起当初刚转学到重庆一小学时,班上一个同学对我说,我们班只有我们两个去过外地。我问她去过哪儿,她说我去过重庆啊。
当然,江津属于重庆,重庆成直辖市了,说外地未尝不可。
过街口遇上红灯,老人回头问我,你看我有多大年纪了?夜幕中我看不清他的脸,但看到了他花白的头发,还很稀疏,就说,六十多吧。老人进一步问,六十几嘛?我想人都希望年轻,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也无论是老男人还是年轻男人。我就说,不会超过六十五吧?老人果然浮出笑意,抬高了声音说,我都六十九了!我连连说,不像,真不像。您身体一定很好。老人说,我五一年就参加工作了。我现在一个月还有五六百的退休工资呢。我有口无心地说,哦,老革命。那您在哪个单位?老人忽然犹豫了,含含糊糊地说了一个什么,我只听见区政府三个字。看来他不想让我知道他是哪个单位的。到底机关出来的,还知道顾及单位的面子。
老人又说,我的两个女儿要是知道我出来,肯定要骂我的。她们不让。她们要我在屋头耍,我耍不惯,就出来耍。白天不出来,晚上才出来,她们不晓得。
他这么一再强调自己不是为了挣钱,令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我想我到时还是按他说的,给他五元好了。人家又不缺钱,多给反而伤自尊。
老人回头看我一眼,说,你多大了,三十多吧?我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就说,哪里,四十多了。老人却没有表现出吃惊,看来他是故意说小的。姜还是老的辣。他只是问,那你是个儿子还是女儿?我说,是个儿子。老人停了一下,下决心似的说,我跟你说吧,还是养女儿好。
儿子不好。我两个女娃子一个儿,全靠女儿对我好。我那个儿子,哼,气死个人。
想想自己的儿子,那个跟他说话他总是爱理不理的儿子,那个叫他做点事半天不挪屁股的儿子,我趁机宣泄不满说,可不是,儿子就是讨厌,太讨厌了。
老人获得了赞成票,就控诉说,那个鬼娃子,自己开出租车有钱,还天天在我这儿吃饭,不交伙食费。我不喝酒不抽烟的,他倒好,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