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铁血征途:穿越烽火岁月 > 第6章 铁血娄山关

第6章 铁血娄山关

"怎么回事?"赵铁柱紧张地问。

李云龙举起望远镜,看到关前升起滚滚浓烟。枪声越来越密集,显然战斗己经打响。

"可能主力被发现了..."李云龙心一沉,"不能等了,行动!"

他留下两人保护杨老汉,带领其余战士向关城摸去。两个哨兵还在好奇地张望关前的战斗,完全没注意到背后的危险。李云龙一个箭步冲上去,刺刀一闪,解决了一个哨兵;赵铁柱同时制服了另一个。

"快,打开城门!"

战士们迅速控制了无人看守的城门机关。随着绞盘转动,沉重的铁门缓缓升起。李云龙掏出信号枪,对着夜空连发三颗红色信号弹。

"冲啊!"

埋伏在关后的侦察班如猛虎下山,冲入敌军阵地。守军完全没料到背后受敌,顿时乱作一团。李云龙带人首奔重机枪阵地,用手榴弹解决了还在发呆的机枪手,随即调转枪口向关内扫射。

与此同时,王树声看到提前约定的信号,立即命令主力发起强攻。腹背受敌的敌军很快崩溃,大部分举手投降,少数顽抗的被歼灭在工事里。

战斗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清理战场时,李云龙才得知提前交火的原因——张大彪带领的侦察分队在接近关前村子时,发现敌军正准备屠杀百姓,不得己提前发动攻击。

"伤亡情况?"李云龙急切地问。

"牺牲九个,重伤十二个。"王树声声音低沉,"但救出了所有百姓..."

李云龙长舒一口气。他来到关前村子,看到被解救的百姓围着红军战士哭谢,其中杨老汉找到了女儿和外孙,一家抱头痛哭。

"红军恩人啊!"老人拉着李云龙的手就要下跪,被李云龙一把扶住。

"老人家,使不得!咱们红军不信这个!"

当晚,部队在娄山关休整。李云龙正在查看缴获的敌军文件,张大彪兴冲冲地跑来:"连长,你猜我们发现了什么?敌军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和物资!"

李云龙眼前一亮:"走,去看看!"

仓库确实堆满了大米、面粉和腊肉,足够全团吃半个月。李云龙立即命令:"分出一半,救济附近村子的百姓;剩下的作为军粮。"

第二天,红军开仓放粮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周边山村。起初百姓还半信半疑,后来看到真有人领到了粮食,纷纷扶老携幼赶来。李云龙组织战士们维持秩序,确保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粮食。

"长官,这...这真是给我们的?"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捧着白米,手不停地颤抖。

"大娘,拿去吧。"李云龙帮她撑开米袋,"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专打土豪劣绅!"

老妇人突然嚎啕大哭:"老天开眼啊...终于等到救星了..."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分发点不断上演。李云龙看着百姓们从最初的恐惧、怀疑到感激涕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革命的意义——让这些受苦受难的普通人能吃上饱饭,活得有尊严。

傍晚时分,一个意外来客找到了李云龙——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周先生,戴着圆框眼镜,文质彬彬。

"李连长,老朽有个不情之请..."周校长欲言又止。

"先生请讲。"

原来镇上十几个学生受红军感召,非要参军不可,最小的才十西岁。

"孩子们一片赤诚,但实在太小了..."周校长叹息道,"老朽想请李连长劝劝他们。"

李云龙跟着周校长来到学校,果然看到十几个半大孩子围在操场,七嘴八舌地跟王树声争辩着什么。看到李云龙,他们一下子安静下来,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听说你们想参军?"李云龙温和地问。

"是!"孩子们异口同声。

"为什么?"

一个高个男孩站出来:"红军打白狗子,救百姓,是英雄!我要当英雄!"

"还有...红军分粮食给我娘..."一个小点的孩子补充道,"娘说,要报恩..."

李云龙心头一热。他蹲下身,平视着孩子们:"当红军很苦的,要行军打仗,可能还会...牺牲。"

"我们不怕!"孩子们异口同声。

李云龙沉思片刻,突然有了主意:"这样吧,你们先组成'红军少年先锋队',跟着部队学文化、学军事,等长大了再正式参军,如何?"

孩子们欢呼起来。周校长也松了口气,连连道谢。

当晚,军团主力通过娄山关。首长听说李云龙不仅拿下天险,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