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铁血征途:穿越烽火岁月 > 第6章 铁血娄山关

第6章 铁血娄山关

连绵的秋雨下了三天,山路变成泥浆河。¢x,i·n~w,a+n+b·e+n!.^o~r·g?李云龙拄着一根木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队伍最前面。赤水河战役后,他的连队被编入先锋团,奉命抢占娄山关要道。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流下,在面前形成一道水帘,视线所及只有前方几米的范围。

"连长,前面有个村子!"侦察兵从雨幕中钻出来报告,"老乡说离娄山关只有二十里了。"

李云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村子情况如何?"

"穷得很,几十户人家,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老乡听说我们是红军,都躲起来了。"

李云龙点点头。自从赤水河畔救助百姓的事迹传开后,沿途群众对红军的态度明显好转,但长期受军阀欺压的恐惧不是一时能消除的。

"通知部队,在村外树林休整。不许进村扰民,违者军法处置!"

部队在村外一片松林里安顿下来。战士们三人一组,用油布搭起简易遮雨棚。炊事班挖坑埋锅,煮起野菜糊糊。李云龙刚坐下歇口气,王树声就带着几个战士押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

"老李,这位是村里的杨老汉,说有重要情报。"

李云龙连忙起身,脱下自己的蓑衣披在瑟瑟发抖的老人身上:"老乡别怕,我们是红军,专打土豪劣绅,为穷人做主的队伍。"

杨老汉将信将疑地看了看李云龙,又看看周围虽然疲惫但纪律严明的战士们,终于开口:"长官...娄山关...去不得啊..."

原来娄山关守军得知红军要来,强征了附近几个村子的青壮年去修工事,还把老弱妇孺关在关前的村子里当人质。

"那群天杀的...说红军要是攻关,就先拿乡亲们开刀..."杨老汉说着哭了起来,"我闺女和两个外孙还在村里..."

李云龙和王树声交换了个眼神。这种情况他们早有预料,但听到具体细节还是忍不住怒火中烧。

"老乡,关上有多少敌人?工事情况如何?"李云龙强压怒火问道。

"听说有一个团...重机枪好几挺,大炮也有...他们把山道都挖断了,设了好几道卡子..."

李云龙详细询问了娄山关的地形和敌军布防情况,然后让炊事班给杨老汉盛了碗热粥,安排他休息。?微~趣~暁.说- +追′醉*欣`蟑?节?

"你怎么看?"王树声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全是水珠。

李云龙掏出油布包着的地图铺在树桩上:"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伤亡太大。但如果我们能绕到关后..."

"地图上没显示有别的路啊?"

"杨老汉说采药人知道一条隐秘小路,可以绕到关后。"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条虚线,"我想亲自去探探。"

王树声皱眉:"太危险了!万一..."

"所以只带侦察班去。"李云龙收起地图,"主力由你指挥,按原计划向娄山关佯动,吸引敌军注意。"

雨势渐小,李云龙带着侦察班和杨老汉悄然出发。老人带他们走了一条几乎看不出是路的山脊,时而攀爬,时而匍匐,有几次险些滑落悬崖。李云龙的军装被荆棘扯得破烂,手掌和膝盖磨得血肉模糊,但他咬牙坚持着。

五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绕到了娄山关背后。从隐蔽处望去,关城比想象的还要坚固——石墙高达五米,上面碉堡密布,山道被挖出三道壕沟,架设着铁丝网。更触目惊心的是关前村子里被关押的百姓,他们被铁丝网围在一块空地上,周围是荷枪实弹的哨兵。

"畜生!"侦察班长赵铁柱低声骂道。

李云龙仔细观察敌军的布防,突然发现一个漏洞——由于地势险要,关城背后的警戒反而松懈,只有两个哨兵在打盹。

"老赵,你带两个人摸上去,抓个活口回来。"

赵铁柱带着两名侦察兵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半小时后,他们押回一个吓得尿裤子的敌军士兵。

审讯很快有了结果:敌军确实有一个团,但实际兵力不足两个营,重武器也只有两挺老式重机枪和一门山炮。最关键的是,他们根本没想到红军能从背后出现,主要防御都对着前山。.d.n\s+g/o^m~.~n*e?t~

李云龙立即派通讯员回去通知王树声,约定明晚子时发起总攻——以三颗红色信号弹为号,前后夹击。

第二天傍晚,李云龙的小分队潜伏在关城背后的灌木丛中,等待约定时间。突然,关前传来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比预定时间提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