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八极拳,成国士无双 > 第107章 1986年科技投资浪潮

第107章 1986年科技投资浪潮

?"何大海转动密码盘取出西装,故意让一份文件滑落——那是振华与IBM的合作协议,上面明确写着"联合开发中文操作系统","现在葵涌的泊位,比中环的写字楼还值钱吧?"

李嘉诚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0.0\暁`税^旺, .更_鑫+嶵*筷¨作为精明的商人,他当然记得当年何大海如何"预言"港口业的爆发式增长。"何生这次看中什么新技术?"

"个人电脑,移动电话,还有这个。"何大海从内袋取出个香烟盒大小的设备——振华实验室刚试制的寻呼机原型,"三年后,每个港岛生意人腰间都会别一个。"这个看似超前的预言实则相当保守——系统数据显示,1989年港岛寻呼机用户将突破50万。

两人的谈话被突然响起的加密电话打断。何雨水急促的声音从听筒传出:"二叔,德州仪器同意了七千万报价!但他们要求用日元结算,说担心美元贬值。"背景音里有电传机的哒哒声,显然是国际谈判的实时进展。

"答应他们,但技术转让要提前两周。"何大海望向更衣室窗外的海湾,那里停泊着振华刚购入的货轮,"通知东京分行,立即做空美元对日元汇率。"这个操作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杀机——系统提供的"外汇操作指南"显示,1986年9月的"广场协议"将导致美元对日元暴跌30%,提前做空意味着额外赚取数千万汇差。

半岛酒店的会议厅里,水晶吊灯将长桌照得如同白昼。何大海坐在首位,两侧是十二名振华科技投资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投影仪正在播放硅谷分部的调查报告,画面突然切换到一张年轻华裔的面孔——31岁的黄仁勋,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刚刚离开AMD公司。

"这个人的图形处理器理论很有颠覆性。"首席技术官陈家明推了推眼镜,激光笔指向屏幕上的复杂公式,"但现阶段商业化难度太大,建议保持观察。"

"立即接触,提供五百万美元天使投资。"何大海转动着手中的钢笔,"告诉他振华可以包销前五万片产品。"这个决定让在座高管面面相觑——1986年的五百万足以收购一家小型电子厂,而图形处理器在当时还是军工领域的奢侈品。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娄小娥踩着高跟鞋匆匆走入,香奈儿套装的裙摆掠过地毯:"大海哥,刚收到霍英东先生密电。西九城方面希望我们参与'863计划'的半导体专项。"她递上的加密文件印着"绝密"字样,内容是国家科委制定的高科技发展规划。

何大海快速浏览着文件,目光在"光刻机自主研发"几个字上停留许久。系统光幕闪烁:【检测到国家级战略项目,建议重点投入蚀刻工艺】。这个看似技术性的选择实则关乎国运——前世记忆中,龙国芯片产业正是被光刻机卡脖子长达三十年。

"回复霍叔,振华愿意全额资助沪上光学仪器厂的研发,但有两个条件。"何大海竖起手指,"第一,要与我们收购的德州仪器日子国技术团队联合攻关;第二,研究成果的民用专利归振华所有。"这个安排精妙绝伦——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又为振华锁定未来商业利益。

会议进行到深夜,投资清单越来越长:硅谷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新竹的晶圆厂配套设备供应商、甚至德国库卡机器人的亚洲代理权......当财务总监汇报总预算将突破三亿美元时,许大茂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处长,这相当于振华去年净利润的六成!"

"去年收购永隆银行花了多少?"何大海反问,不等回答就调出财务报表,"西亿八千万。现在永隆的市值是多少?"屏幕上跳出令人眩晕的数字——九亿六千万,正好翻倍。"科技投资比金融更暴利,只是周期长些。"他按下遥控器,画面切换到深港科技园的3D模型,"这些钱撒下去,五年后振华就是亚洲的IBM加英特尔。"

这番豪言壮语在1986年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系统光幕上的预测数据支持着何大海的信心——到1991年,振华在半导体、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领域的专利将突破一千项,年收入达二十亿美元。更关键的是,这些技术布局将为后续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爆款产品奠定基础。

九龙塘的振华研发中心灯火通明。何大海站在无尘车间外,透过玻璃墙观察工程师们组装第一台"振华牌"个人电脑。所有关键部件都来自刚收购的日子国生产线——德州仪器的内存芯片、NEC的中央处理器、夏普的液晶显示器......只有主板上的"振华电子"logo提醒着人们,这己不是简单的组装货。

"二叔,测试结果出来了!"何雨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