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行为涉嫌违反《2010年竞争与消费者法》第46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accc随即对泰坦工业展开调查,迫使对方不得不分出精力应对监管问询,暂时停止了舆论攻击。
这场法律战的精妙之处在于“组合拳”效应。正如苏明辉在内部复盘时所说:“单纯的民事诉讼是点对点的对抗,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对手陷入‘法律沼泽’——用诉讼拖时间,用监管查资金,用舆论曝黑料,让他们顾此失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实力证言:用产品与数据重建信任
技术白皮书:数据会说话
当泰坦工业的谣言还在社交媒体发酵时,苏式集团联合全球顶尖的检测机构sgs发布了《新能源设备安全白皮书》。这份厚达127页的报告做了三件事:1公开产品从研发到出厂的28道检测工序;2用图表对比苏式设备与泰坦产品的辐射值(前者比欧盟标准低42%);3附上区块链存证的十年检测原始数据哈希值,任何人都可在链上验证真伪。
发布会现场,sgs亚太区总裁亲自演示了一个实验:将苏式设备和泰坦设备同时开启,用专业仪器测量辐射值。当屏幕上显示“苏式:0.12μt,泰坦:0.21μt”时,台下的记者发出低低的惊叹。“我们从不回避对比,”苏明辉在致辞中说,“就像我祖父1948年在上海开第一家工厂时,敢把产品放在街边让顾客随便拆解。”
客户见证:让用户成为发言人
比权威报告更有感染力的,是用户的真实声音。¨7~8*x,s\w?.+c,o*m,苏晓团队在澳洲发起了“苏式用户说”征集活动,最终选中的三位发言人各具代表性:
- 农场主约翰:“我用苏式的太阳能系统三年了,去年山火时其他设备都停了,只有他们的还在工作,救了我整个牧场。”
- 环保组织主席莉娜:“他们的设备碳排放比行业平均低35%,这不是广告,是我们实测的数据。”
- 华裔工程师陈峰:“作为同行,我拆解过他们的逆变器,电路板的布线比泰坦的至少先进两代。”
这些视频没有华丽的剪辑,甚至带着手机拍摄的抖动,但在youtube上的总播放量超过500万次。其中约翰的视频下,有一条高赞评论:“我家隔壁就是泰坦的用户,他说自己的设备三个月修了五次,早知道该听我的选苏式。”
透明工厂:直播打破认知壁垒
最具颠覆性的动作,是苏明辉决定开启“透明工厂”全球直播。每周三下午,镜头会对准苏式位于苏州的智能工厂,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测试,全程无死角展示。观众可以通过弹幕提问,工程师会实时解答——比如“为什么你们的外壳用铝合金而不是塑料”“这个焊点是如何做到零虚焊的”。
直播首周就吸引了20万海外观众,其中不乏泰坦工业的经销商。一位墨尔本的电器商在观看后私信苏晓:“我看到你们的质检环节有12道ai检测,而泰坦只有3道人工检测。之前是我瞎了眼。”这种直观的实力展示,比任何公关话术都更有说服力,直播一个月后,苏式在澳洲的经销商咨询量增长了300%。
四、前线作战:苏晓的在地化舆论突围
媒体沟通:语言之外的文化解码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不想谈技术参数,只想讲一个故事。”在悉尼四季酒店的新闻发布会上,苏晓用流利的澳式英语开场,没有穿刻板的西装,而是选择了一件印有澳洲原住民图案的丝质衬衫。她讲述的故事,是祖父苏承宗1950年代在香港创业时,如何为了一句承诺,拆掉了一整批有瑕疵的零件——“这不是商业策略,是我们家族的生存法则。”
这种文化贴近策略效果显着。当地主流媒体《悉尼先驱晨报》在报道中写道:“这位中国女高管没有用ppt轰炸我们,而是用一个家族的故事,让我们理解了‘诚信’二字的重量。”更关键的是细节处理:苏晓团队为每个记者准备的资料袋里,除了白皮书,还有一本印刷精美的《苏式家族史》,其中特别收录了苏承宗与澳洲商人的交往记录,暗示家族与澳洲的历史渊源。
社区渗透:从危机到契机的质变
在危机最严重的墨尔本,苏晓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暂停所有商业广告,转而赞助当地的“可持续社区”项目。他们为低收入社区免费安装太阳能路灯,在学校开设“清洁能源小课堂”,甚至组织员工参与海滩垃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