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晚清大变革 > 第十五章 矛盾

第十五章 矛盾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历来的贵族,往往是不那么好招降的。给钱吧,人家有钱有势的,价码不高,人家才不叼你呢。即便真的有投降意愿的人,也会因为顾虑自已留在后方的家人,家产而犹豫不决。

而作为贵族兵种的海军,能进来的人,家里不说大富大贵,最起码也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些人家里世受皇恩,封建制度对于农民来说是枷锁,是压迫,却是他们家庭赖以发展壮大的基础。共盟国的思想基础,和这些人严重冲突,想要招降实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即便共盟国允诺不动他们家的财产也是如此。望着这些硬骨头,共盟盟员一时也犯了难。

进去试图做思想工作的共盟盟员,几乎都是连人带酒地被赶了出来,对于这些军中贵族来讲,一点酒肉就想让他们叛变?做梦!

看着这些做思想工作的共盟盟员,冯万难就想发笑。你跟贵族讲什么阶级斗争,讲什么推翻地主压迫?你不是脑子有病是啥,人家家里就是地主,你要人家推翻自已家?无奈的冯万难只好亲自上阵,教教这帮盟员什么叫思想工作。

冯万难亲自上阵后,情况确实转变了。这些军官对于基层的共盟盟员可能表示不屑,但对于冯万难,他们的内心可就没办法那么平静了。那可是那个冯万难啊!

历来能到军里当军官的,往往家里有些资财,这些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总是能明白些国家世界的大道理。而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所谓强大的大清国,却屡次被洋人打的大败,在洋人的逼迫下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的许多土地硬是被洋人割走了,中国海关税收等权益甚至都掌握在洋人手上。

普通老百姓可能搞不懂这些,但这些海军学员大多都有留学经历,对于如今中国的情况又岂能不知?如今的大清国虽然靠着洋人的机器逐步迈入了工业化,但却是个花架子,是靠仰洋人鼻息才做到的。一旦洋人断绝了关键的机器、零件、原料等的供应。大清国的一大堆机器就得趴窝,而大清国的近代化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因此,如今的清国虽然逐渐强盛起来,但对洋人的态度却是越发恭敬了。洋人甚至经常卡机器与原料等方面的供应,以此逼迫清国出让更多权益给欧洲各国,而对于这些苛刻的条件,太后竟然一一答应了!这尤其让这些学员们无法忍受。

甚至于,在京城,由于太后基本取消了旗人特权,又废除了科举考试,损害了大量旗人与读书人的利益,一场针对太后的阴谋暴乱爆发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太后竟然选择让洋人进京平定叛乱,事后,洋人的军队就在京城驻扎了下来。

这可把这些爱国海军学员的心给伤的不轻,两次鸦片战争的耻辱未消,洋人进入京城抢劫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太后怎么能做这么糊涂的事!

但冯万难就不一样了,标准的抗英英雄啊!冯万难两战俘虏三千英军的故事,不仅在汕头流传着,甚至早就传遍全国了。

虽然共盟国按照清廷官方正统的看法属于伪政权,但从来没有哪个伪政权如同共盟国一般那么威风,那么受崇拜。大清举全国之力与英国交战却被打的大败,共盟国却仅凭一省之力就俘虏了三千英军并逼迫英国与之谈判,这是何等辉煌的功绩啊!甚至于,在明知冯万难是逆匪首领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海军军官暗自把冯万难当做偶像崇拜着。

跟偶像说话,难免有些紧张,一不注意就把自已的底全都露出去了。从这里冯万难了解到一个存在于海军学员之中的相当重要的矛盾——民族矛盾。

历史上的清廷,之所以极度厌恶西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西方的思想,对于清廷的统治来说具有致命般的威胁。清国是皇权专制的国家,可西方喜欢讲的是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样板法国,直接把本国的国王都给送上了断头台,这就不得不使清廷感到惊惧。

把国王杀了,可不是说只杀一个国王就完事了,而是说国王老子都敢杀,你们下面的这些贵族一个都别想跑!我要让你们通通死啦死啦地!

更为要命的是,西化的过程,会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然后大清就尴尬了,他是个不正常的民族国家,他的统治民族和他的主体民族不是一回事,两者严重敌对着。

像脚盆那样的国家,天皇万世一系,标准的大和魂,人家主动推动资本主义化,那国内的资产阶级说不定还要支持他。

像大清这种国家,哪怕皇族主动推进工业化,都会引起汉人实力派的敌视。作为统治民族,他们肯定是要想办法将高层职位留给本族人,就连最重要的军队,也都是由本族人来担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