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政权,本质上其实是一种组织,你在某地建立了政权,其实等于你有权力调动某地的人力物力。而影子政权的关键也在于此,必须要在乡里暗中安排一些人作为核心支柱,保证在必要时刻,当上面有命令传下来时,乡里能有人前去贯彻落实。
而要进行这样的核心选取,就不能在人多眼杂的白天进行,只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才能安全进行。冯万难一口气在才丰乡待了十天,每天晚上都四处走访,终于是选出了大约十户人家作为支柱。
这些人家要么是和康文林有仇,要么是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威望,亦或者单纯是为人非常老实。选出这十户人家后,冯万难就给他们交代了一些秘密任务,比如监视康文林,记录村庄内村民的动向,平常帮忙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当命令传来时帮忙做组织工作等等。
一开始有着十户人家也就够了,毕竟农民本质上是极度保守的阶级,他们渴望利益,但又本能地避免一切风险,毕竟他们实在是太穷了,许多时候连失去的资格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部分农民都对冯万难表示了亲近,但是过于亲近他们就不敢了,他们还要在看看,他们害怕受骗,他们害怕真上了冯万难这条“贼船”就再也没有了回头路。
不过对于冯万难来讲,做到这样的地步已经足够了,人的相互认识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随着时间过去,才丰乡的村民们慢慢就会认识清楚冯万难是个怎样的人,慢慢就会知道冯万难带领的是一支怎样的队伍。那时的他们又怎会不支持冯万难?当私下里越来越多群众对冯万难表示绝对支持时,影子政权也就越发稳固了,而这一切都将在朝廷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缓缓发生。
同时冯万难并没有取消康文林乡长的职位,以后朝廷有什么消息通告乡下时,冯万难也可以通过康文林这个渠道得知。冯万难所需要的税收可以借助冯万难之手帮忙收取。甚至冯万难如果有什么命令也可以通过康文林进行公开传达,这样既可以检验康文林的忠诚性,也可以掩护自已的秘密人员。
除此之外冯万难还进行了些制度上的改革,比如加入他的太平军能获得各种优待。比如家里的地会有别人来帮忙耕种,可以减免所需要交的赋税,父母妻子可以拿到一笔津贴等。这种制度一出来,才丰乡立刻就有许多人表示要加入太平军,加上从乡勇中招募的士兵,冯万难的军队总数一下子达到了近三百人!
接下来的几天,冯万难更是带人四处出击,扫荡各处乡村的地主武装。有了才丰乡的例子,各地的村庄都出现了带路党,愿意当内应。冯万难也是放出话来,只要投降,那就能免死,甚至可以算的上戴罪立功。
有了康文林的前车之鉴,四处的乡村到处都有地主恶霸选择向冯万难投降的。毕竟虽然要狠狠地出一波血,但总比命丢了要强。还有一些地主则选择连夜卷钱跑路,但你人财跑的了,你的房屋土地跑的了?后者往往比前者更为值钱。
还有一些人,所犯的罪恶比康文林还重,对于这类引起了相当大民怨的人物,冯万难则在公审之后将其杀掉。还有一类人则非常顽固,死不认错,对于这类人,如果他们在接受惩罚后没有闹事,冯万难也不会多管他们。若是他们居心叵测,那就抓起来强制劳改,一直关到不敢再犯为止。
在这种疯狂扫荡下,井冈山周围的地主势力几乎被完全摧毁,而永新县的县令对此却几乎一无所知。虽然不断地有人上报说永新县四周有盗匪作乱,但是从信息时代过来的冯万难又岂会毫无办法反制。
在信息时代,是不是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量,只要让一个人处于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下,哪怕是假的,他都会信以为真。冯万难操纵手下那些傀儡乡长们,不断向县城发送着一切如常的信息,同时刻意授意乡下的村民四处进行虚假宣传。
永新县的县令确实收到了一些有关长毛作乱的信息,但同时又收到了更多的一切如常的信息。甚至连他自已派下去的人,都是回报乡下一切如常,甚至比以前更加太平了些,完全不像是被盗匪侵犯过一样。
同时,依照清朝的官僚体制,即便永新县令知道了乡下有长毛,他也没啥办法。长期的战争早就把江西的民力给榨干了,太平天国战争前江西还有2400万人,到1864年江西就只有1200万人口了,人口足足下降了1200万。虽然这么庞大的人口下降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全都死了,而更可能是忍受不了沉重的税负选择逃亡。但只从人口数据本身的变动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江西负担是多么沉重。
朝廷打长毛要用钱,各地军队的军费要用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