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梁王压根不鸟他,最后磨的久,梁王让他在自己边当随从,等去谈判时做个书记员,别添乱就成。
赵桐用力点头,“您放心吧,我这个人一向很听话。”
梁王看着他撇撇嘴,“这话你也不亏心。”
“嗨!”
赵桐感觉自己的风评都是被亲爹给害的。
不过能捞个在梁王身边当书记的活儿也不错,每日帮忙整理整理文书,待到了二月初九,与那边谈好了。
双方见面好好谈一谈,尽量不动刀枪。
说到刀枪,赵桐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他印象里目前这个时代应该有火炮丶火枪之类的了,可为何他从未听说过?
不行,他那翻译的工作得快些才行。
赵桐胡思乱想着就到了约定地点,双方带得人都不少。
为了安全起见,赵桐在身上还装了个弹弓,若是打起来他还有个自保的能力。
做为记录员,赵桐是一点发言权都没有,看梁王带来的几位大人与对方唇枪舌战,你来往我,急得好几次都写错字了。
谈判从早上巳时开始,到晚上戌时还未谈出个所以然来。
赵桐也听出来了,对方嫌弃朝廷管的多,想要自立门户。
除了这位土司之外,还有好几个族的土司也与之串通一气。
今日这位是选出来的代表。
谈判没成功,明年还得继续,梁王感觉脑仁头。
这些土司每过两年都得t闹这么一出,先前二皇子丶三皇子,便是与西南那边的串通好了,一个在京都发动宫变,另一个在这边发起判乱。
待得手,让他们独立什么的,再将梁州南边划分给对方。
现在这几位倒没要分梁州,只喊着要独立。
可他们一独立,梁州还剩多少?
赵桐将今日记录的文案留下来,正要转身离开,突然被梁王喊住:“桐哥儿,你有什么想法?”
赵桐不太确定地指指自己,“让我说?”
“你觉得还有旁人?”
赵桐倒也没客气,拉了把椅子坐下来道:“当年始皇帝统一六国,情势比我们可差远了,用的便是离间计。”
他是琢磨着,这些土司吧,看起来都挺硬气。
可有的肯定不那么硬,不如就用离间计,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用的如此之秒,我们为何不继续用呢?
计谋老不老不重要,管用才好。
梁王见他拿出纸笔,将地图给拿了出来,用不同的笔划分了不同的颜色,每个颜色上头标明了人名,再标了物产丶百姓数量,还分了什么战斗力等级。
一应分析下来,梁王禁不住吸了口凉气,“你这段时间了解的比本王都清楚。”
赵桐道:“我这不是闲来无事,就翻了翻资料吗?”
这几家看起来一团和气,事实上想要策反某个人还是挺容易的。
赵桐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列了出来。
先从手谁下手,再攻下谁,肯定比现在与今日这位坐在这里谈判的强。
待时候把他手下的几位都给离间了,他也就扯不出什么花样来了。
梁王道:“待我好好想想。”
赵桐应了一声好,收拾好东西要走时,又狗腿地跑了回来,“要是您真的打算听从我的建议,那到时候也记得给我留个位置啊,我不说话当个跑腿就成。”
梁王嗯了一声。
赵桐开开心心地回去了,一晚上还琢磨着自己怎么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
哪知,等了好几日,也不见行动。
结果,半个月后,突然传来消息,xx和xx两位土司撤兵了。
又过了几日,又有一位回家看孩子去了。
眼看大势已去,与梁王谈判的这位也找了个台阶下了,梁王打道回府。
赵桐与梁王坐在一辆马车上,偷偷看了对方一次又一次,终于忍不住道:“王爷,您不够意思啊。”
这么重要的事情不支会他一声。
梁王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爹应该让你写过文章吧。”
赵桐一噎,郁闷道:“可这主意是我出的呀,您让我去见识见识总行吧,而且您不告诉我爹,我爹怎么会知道?”
“呵呵,天真!”
“你以为,本王不说这事就传不到京都?这么多人这么多双眼睛呢?你是不是该回京了。”
赵桐也懂对方不让他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