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3
赵桐望着空落落的院子, 一时间有点发懵。
他奶天天搂着他,嘴里叨咕着,“奶的乖孙儿, 奶咋这么稀罕你。”
好么, 稀罕的一天忘他好几回。
哼!
赵桐一言难尽地叹了口气, 狠狠地咬了一口手里的馒头。
恰好让出来看出了什么事的刘大娘子瞧见了,笑道:“你一个小孩儿叹什么气呢?”
赵桐委屈地瞪大眼睛看向她, 那黑亮的眸子里写满了“无奈”。
刘大娘子笑道:“真是个小人精,是不是大家都走了,就剩你一个了。”
赵桐点头, 啊啊地喊了两声, 指着门外又嗷呜嗷呜几声, 意思很明显, 您能把我送回去吗?
说着还伸手拉了下刘大娘子的手。
刘大娘子道:“行。”
她也是在屋里忙活,就见外头的客人一窝蜂的跑了出去, 最先走的便是赵老太这一桌, 刘大娘子想跟过去瞧瞧。
哪料,一出门就瞧见这里还剩一个小毛头。
好在赵桐坐在小推车上, 不然就矮丢丢的他谁也瞧不见。
虽然吃席的人走了, 不过两位大厨还在,刘大娘子一问才知道, 大家说什么报喜官来了,都去赵家看热闹去了。
刘大娘子喜道:“可是二虎兄弟过了春试?”
大厨不是本村人,今日来的时候才听说村里去年出了位举人老爷。
不过二十三四岁。
那是相当年轻有前途的。
目前进京赶考去了,像他们这种穷乡僻壤的, 几百年不知道能否出一位官老爷,举人丶秀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存在了。
所以, 赵护进京一事,大家都没往心里去。
虽说邻居见了赵老太嘴是说你家儿子肯定行的云云,其实心里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大厨听到的也不是很多,就刚才众人集体出逃看热闹,大厨一时还没摸清怎么回事,只隐隐记得,有人喊了一句:“老赵家的老二又中了,又中了!”
于时,一传十,十传百,满院吃喜酒人就这么跑没了。
听大厨这么一说,刘大娘子笑道:“那可就是了,走走走一起去老赵家沾沾喜气,指不定咱们的儿孙以后也能有大福气。”
春试啊!
虽说刘大娘子目前还没搞明白春试是几个意思。
但多少听众人说过,春试过后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官老爷了,要是成绩好,不比县太爷的官职低。
刘大娘子推着赵桐,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他们家这位新娘子,也是有福气的,才一进门就碰到了春试报喜官,日子他们家指不定也能出来一位官老爷。
赵桐没刘大娘子想得覆杂。
只觉得他爹真了不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这种乱军厮杀之中都能闯出来,以后他这小子只会越过越滋润。
嗯,只要老爹肯努力,他这个儿子就能轻松躺平一辈子。
待过了殿试,有了官职,他就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了。
新鲜出炉官二代走起!
赵桐早就把自己又被奶奶落下的郁闷抛到了九霄云外。
好日子正在前方朝他招手啊!
赵护这次的成绩着实很不错。
再次夺得了本经的魁首,成绩排下来比先前压他一头的本省解元岳良山排名靠前了七个身位。
虽没拿到会元,却拿了会试第二名。
比起乡试第二,这含量金更是杠杠的。
看到名次的时候,郑云随口打趣了一句,“你这可真是万年老二了。”
赵护倒是无所谓,只要能中便行,他目标其实定得很低,会试成绩不管如何,只要过了那殿试是怎么也不会刷下来的,就算是拿个同进士,也不算什么坏事,现在这成绩有点出乎意料的好,“还行,我本身在家里就排行老二,这名次倒也应景。”
秋旭哈哈笑道:“不错,不错。”
他们三人这次全部上榜,值得一提的是,秋旭这次跟着郑云丶赵护两人,外加李先生在路上聊了差不多一个月。
整个人就像得到升华一样,文章一写出来,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郑云倒是发挥稳定,会试共录取了315人,他排在78名,秋旭成绩是勉强挤了前二百,得了个199名。
他原先就是想来长长见识,这会儿绝对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