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48-50

48-50

48-50

赵大龙仔细一问才知道, 房东是十月初五那日来过一趟,然后每隔两天三都过来一次。

若不是因为赵护中了举人,正是县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她上门两次见对方不在, 早把东西给丢出去了。

哪能待到赵大龙现身。

现今已经十月十九了。

按房东和院里租客所言, 月初的时候赵大嫂就没回来了。

孩子也是前后脚不见的,赵大龙觉得事有蹊跷, 便去塾馆问了一下,才知道元哥儿这个月开始就没去读书。

他知道每月底赵大嫂都会去绣铺领银子,过去一问上个月的银钱被领走了。

失踪时间正好都对得上, 九月底和十月初。

赵大龙便火急火燎的来找赵护, 想着他这位举人老爷身份不一般, 能否帮忙去县衙里问一问, 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不行就报个案吧,这都失踪快二十天了。

赵大龙想了无数种可能, 回家时也是报着最后一丝希望的, 哪道进了村子回了家,家里也没二人的影子。

最后一丝希望破灭, 他早就六神无主了。

只盼着弟弟能帮着拿个主意, 谁知赵护已经去了京都。

赵大龙说完,捂着脸呜呜的哭了起来, “我就不该去府城修什么寺庙。”

贞娘试探着开口,“大哥去过文家吗?”

赵大龙忙止住哭声,腾的一下站起来往外跑。

贞娘看了一眼侄女,二孩子忙道:“我们也跟去瞧瞧。”

贞娘道:“不管人在不在, 你们都回来报个信。”

两人应了一声好,快速跟了出去。

关于赵大嫂和元哥儿这事, 众人也是一头雾水。

赵老爷子道:“你大嫂上次回来,还是秋收的时候对不对。”

贞娘嗯了一声,仔细一算至今快两个月了。

而那时候元哥儿也并未跟着归家,赵大嫂回来一是为了秋收,二是乡试成绩。

她断定了赵护落榜了,冷嘲热讽之后,便扬长而去。

后来赵护成了举人老爷,赵大嫂却从未露过面,家里这么大的喜事,他们也想去通知一声,让她回来帮忙招呼客人。

可谁也不知道她住在哪儿,就算是大丫和二丫去绣铺打听,那掌柜也是一问三不知。

众人更是不知元哥儿在哪个塾馆读书。

后来老爷子道:“不回来也好,就她那脾气,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如今传来这样的消息,赵老爷子也是挺心累。

摆摆手让贞娘去忙吧,赵桐由他和赵老太看着。

贞娘应了一声好,便与陈大嫂一道去了书房绣屏风。t

赵桐不知道赵大嫂娘家在哪儿,直到午饭时,赵大龙领着两位闺女才回来。

赵大龙原先就邋遢的不成样子,这次回来满脸是血,头上还有两个大包,吓得赵桐直往赵老太怀里钻。

太吓人了,这又是碰上啥了。

尽管害怕,他还是好信儿地撑着眼皮把话听完。

父女三人到了文家,一问才知道赵大嫂秋收之后,赵大嫂说她在县里认识一个粮铺的掌柜,价格要比平时多上一成。

也哄着娘家把秋粮和她一道卖了,卖了之后对方到了月底才结账。

赵大嫂一向是紧着娘家的,父母兄弟均没起什么疑心,直到月初去粮铺要账,才知道赵大嫂早就把卖粮钱给领走了。

一家人找到了赵大嫂的住处,发现人去楼空。

那可是十五亩地的秋粮啊,足足有三两多银子呢。

她弟弟又去找了两回,均未见着人影,也是知道赵大龙去了府城,没找到家里来,如今赵大龙找上门去了。

双方心里都有气,三言两语就动起手来。

还是大丫两姐妹哭着将人给拉开。

如今是一笔糊涂账,赵大嫂和元哥儿到底去了哪儿,谁也说不上来。

赵老爷子长长吐了口气道:“要不报官吧。”

“是死是活总得有个说法。”

赵大龙现在是六神无主,脑子一团乱麻。

他有一个很大胆的猜测,可又不好意思说,整张脸纠结成一团,好一会才道:“行吧,报官吧。”

赵桐听得暗暗咋舌。

这事怎么听着有点眼熟?

可又仔细想不起来,他琢磨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