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去磨一磨自家爹妈了。
李追远收下了他们的礼物,然后像以前那样,领着他们去了张婶小卖部。
石头虎子他们高兴得举起手不停欢呼,一路不停地呼朋引伴进行炫耀。
“呐,这是我远子哥。”
“我远子哥回来了!”
“远子哥带我们去张婶那里买东西,哼哼!”
这一幕,他们来时就有所预料。
小孩子嘛,对愿意和舍得给自己花钱的人,总是有异常的好感与期待,嗯,大人其实也是。
以前大家都在爷奶家蹭饭,也就混个肚饱,京里远子哥的到来,着实给他们增添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而且远子哥人很大方,奶会给他偷塞零花钱,但远子哥每次拿到零花钱就带着大家一起去花掉。
其实,钱真没多少,哪怕李兰定期打钱过来,但崔桂英也不可能给孩子塞太多钱。
不过,孩童时期的一切美好都会被放大,等他们以后长大了也会反复念叨,因为……长大后有时候真的挺没意思的。
看着李追远带着李家兄弟姐妹们来了,张婶也笑了。
李追远让兄弟们自己选东西,他来结账。
小卖部里,也没什么贵重东西卖,而且这些小兄弟小妹妹们心里也有数,不会拿太多。
男孩们普遍选了一款方便面,里面有水浒卡,可以集卡收藏,也能拿去玩打卡片的游戏。
女孩子们对这个不感兴趣,但在男孩子们的劝说和交易下,也选了那种方便面,卡片交给兄弟。
这一袋方便面,对孩子来说还真不便宜了,拿了这个后,哪怕李追远主动让他们再挑选点,他们也不伸手了。
最后,还是李追远让张婶用袋子又装了一些零食和女孩子喜欢的发卡蝴蝶结,让他们自己拿去分,引得大家伙又是一阵欢呼。
结完帐后,石头虎子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拆开袋子,取出里头的卡片,互相比较着你选中的是哪个水浒英雄,然后马上去喊村里其他伙伴,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打起了卡片。
先把卡片贴墙壁上松手飞落,飞得最远的可以拿起来,打其它卡片,只要打翻了,那这张卡片就属于你了。
谁的卡片最多,谁就是村里的“富豪”,是孩子们羡慕的对象。
已经有孩子输了,就只能默默地站在旁边,把调料包打开倒入方便面袋子里使劲摇晃后,在旁边一边干嚼一边看着别的孩子继续打。
石头还拿出自己的存货,说可以借给远子哥,让远子哥也参与。
李追远拒绝了。
自己虽然比他们大不了多少,但自己坚持吐纳基本功,气劲现在已经不小了,而且他还擅长对力量的把控,参与这种游戏的话,很快就能“致富”。
张婶双肘撑着柜台,看着角落里孩子们玩得正起劲,不由笑道:
“真不知道这种游戏有什么好玩的。”
李追远对着张婶面露腼腆的笑容,没有回答。
好玩的可能不是卡片,而是一群小伙伴凑在一起专注做一件事的感觉。
后者是无法替代的,至于前者,哪怕不是这种水浒卡片……
李追远目光扫向张婶身后的烟柜,就算是把水浒卡片换成烟盒,孩子们也能玩得很开心。
离开张婶小卖部后,回到太爷家,发现翠翠来了。
她带来了自己的作业,想来请教问题。
翠翠的学习成绩很好,李追远知道这只是她想过来找自己玩的借口。
等自己教了她两道题后,翠翠就开始自顾自地做作业,李追远坐在板凳上,眺望着远处的风景,细细体会,仔细感受,努力记忆。
前阵子在大学里上朱教授的思政课时,朱教授为了阐述一个理论,举了江苏几十年发动群众挑河的例子。
这个例子,李追远是亲身经历过的。
后来他又询问班级内其它省份的学生,相似的这种民间大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开展。
其中有一位内蒙的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都会跟着父母去压草固沙。
没住过荒漠或沙漠附近的同学,不懂这么做是什么意思,那位内蒙同学使劲描述,却也没能讲清楚,最后还是朱教授自己,把这一原理给大家仔细讲述了一遍。
老教授的知识面很丰富,而且,他也不介意自己的思政课跑偏。
这节课,让李追远受益很大,当然,受益点不是在于沙漠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