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原班人马,一中队碰头会准时召开。
老规矩,每个人轮番上台讲述自己手里的研判对象。
放现在来讲,类似上台竞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可是考验大家能力和水平的时刻。
介绍完一个,大家就一块讨论一下,张彪负责记录,这样效率很快。
排除了那些去世的,住院的,家庭生活和睦,工作稳定,性格正常的,就剩下了三个货车司机。
江涛,男,36岁,已婚,东津本地人,1984年打架被开除。
魏建设,男,43岁,东北人,单身,性格孤僻暴躁,曾和同事因黄色笑话动手打架,后经运输公司调解处理。目前还在运输公司工作,表现一般。
闫红军,男,30岁,神武县人,单身,去年底自己辞职,曾骚扰厂里女职工。
这三个人都有一部分特征符合一中队刑警对凶手的分析判断,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破案就是这样,感觉最后一刻,是那么的荣光。
可这个过程总是一种煎熬,更像是大海捞针。
王才听完汇报和讨论后,决定继续跟进尼龙绳这条线索。
田华和张彪继续到东津县对江涛和魏建设开展外围调查,有什么情况随时和家里汇报争取支援。
李康健和郑伟在神武县跟进闫红军这条线。
王艳继续同周边地区刑警队保持联系,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案件。
会后,人马就撒出去了。
李康健和郑伟到了闫红军属地派出所一了解,感情这家伙上半年早因为耍流氓被严打处理了,现在还在监狱里吃牢饭呢,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田华和张彪二度来到东津县,找到薛正,把一中队讨论的意见沟通了一下。
都是熟人了,没啥客套,薛正立马领着他俩到了江涛和魏建设户籍地或者住地所在的派出所。
通过派出所的片警一了解,江涛在1984年因为打架被单位开除以后,就领着媳妇南下打工去了,通过他的亲戚了解,这两年在做服装生意,赚的是盆满钵满的,也常年在深圳,只有过年才回老家待几天,不会再有作案的空间。
魏建设倒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他的户口不在东津本地,平时也不和别人来往,只是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通过运输公司侧面了解,这个人很不合群,大家聚会喝酒啥的,从来不参加。那一次和同事起了纠纷,还是因为这些大老爷们在一块啦黄呱,说起来谁谁谁整天看不住老婆,红杏出墙了,正好有一个人,闲的没事,问魏建设,有老婆吗?从来没见过?是不是没法出门啊?
这一下子可了不得了,魏建设好像一下子被刺了一刀一样,毫无预兆的,拿起板凳子就往那个伙计的头上要咧过去,幸亏周围的人眼疾手快,大家一把给夺了下来,要不就出大事了。
那件事公司也害怕到了派出所再闹大了,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了这俩人一个全厂通报,就这么过去了。
打那以后,更没有人敢和魏建设来往了。
通过魏建设租的房子那里的片警了解,魏建设基本在那里没啥存在感,平时不与人交往,下班就回家关在屋里。
从这些来看,魏建设好像也没有什么作案的目的。
可这时,一条细节让田华和张彪瞪起了眼睛,就是宅北乡蔬菜批发市场,也算是东津县货运公司的一个比较固定的运输点。
一般公司规定只要是有货物拉到神武县的,就放下货物后,顺道到宅北乡蔬菜批发市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活,顺道拉一趟,要不车也是空着回来,而且这种活,对货车司机的奖金还要高,因为这相当于是货车司机自己联系的买卖了。
因此,魏建设也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有机会到宅北乡蔬菜批发市场拉活,当然其他司机也会有机会。
目前,三个嫌疑对象,只剩下魏建设一个人了。
反馈情况后,王才安排田华和张彪继续留在东津县搞外围调查,有条件可以便衣对魏建设跟一下。
并借着安排王艳和魏建设户口所在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那边当地的刑警队电话联系,提供魏建设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等个人信息,请求当地配合核查一下这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有无犯罪前科?
田华和张彪也没闲着,就让薛正先忙着去了。
俩人到了货运公司,让找到张涛经理,让他暗暗地给指了指魏建设,俩人认准了模样、衣着,然后就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