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房内灯灭火瞎,漆黑一团。内外双方都处于暗暗较劲,积蓄力量之中。
在这难得的休战间隙里,李尔摇醒开光,小家伙似醒非醒,吱吱唔唔: “大哥,咋就不点灯呢?”李尔道:
“门外有刺客,欲砍我二人手臂,快,随我翻上后窗,脱身再说。”
借窗洞泄进的月光,李尔蹑手蹑脚加固了门杠,把匕首交给开光,他执长剑,悄悄退至屋角后窗下,趴伏在窗台上,透过窗缝,观察外面的动静。
外面,刺客堆里,一人悄声问同伙:"咱是不是该去瞧瞧呀?" 同伙摇头,低声说:
“我们还没摸清底细,这二人都有功夫,不可小歔。这样吧,你先到窗子那儿,细看里面是什么状况。”
那人梭出暗影,月光在他身上一划,他就闪进客房外的屋檐下,沿墙根一纵一跳,便窜拢窗台下,用指姆锉开一个纸孔,室内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这人回报头儿后,有人提议抓店小二来,挟持他去开门,这么拖延下去,天亮惊动官府,弄个强抢民宅的罪名,不是杀头就是坐牢,这买卖可亏大了……
正在刺客拿不定主意期间,李尔和开光一前一后,悄悄攀上后窗,身轻如猫,在月光下诡异一闪,跃上了另一幢房的房顶。
虽然,他们逃离了客栈,但并未远去。
夜已深沉,月更朦胧。 在距客栈三四幢房开外,有一三层高砖房。李尔、开光二人,就趴在这房顶檐沟里,直勾勾盯着数丈外的客栈。
客栈房檐下,灯笼摇曳,光线昏黄,隐约可见人影。 夜深人静嘛,风向顺了,偶有人声传来。
开光究竟是个孩子,兴奋莫名,他悄声说: “大哥,我从没见过刺客行凶,找不到目标的猴急样,好刺激,好好看哟。”
这时,在他们离开的客栈上空,火把光焰猎猎,喧嚣声起,刀光剑影簇拥着一人,扑向客房。
果是店小二被押着叫门来了。 只听“客官、客官”的喊声,和“砰砰砰”的敲门声,紧接着的,是一泼莽声莽气、粗俗不堪的乍呼:“开门!开门!------”
随后,像是搬来了长条櫈,众人合力喊着号子:”使力撞呀…”咚咚……”把门开呀……”咚咚…… “
咣当”一家伙,门被撞开,人些一窝蜂涌进房去……
正当贼人搬床挪椅,掀桌砸凳,响声爆棚时,客栈大门外,有人高喊: “官军来了,刺客哪里跑?”
霎时间,灯笼火把游龙似的,从各个巷子朝客栈汇集,染红了半边天。加之马蹄嘚嘚,刀剑嚯嚯,威风逼人,大有绝不罢休之势。
这势头,早骇的那伙强人,顾不了挣赏钱,逃命要紧,都往瞎摸摸的黑影里跑,一会就无影无踪了。
你道为何?
原来,是晚回的店客,无意撞见,去地保那里报了案,这才惊动了衙门拿贼。
接下来,应是衙役设伏于路口,扎紧口袋,让强人插翅难飞;再不济,也当借夜色掩护,靠近目标,出其不意,打贼人一个措手不及。
可这除恶务尽的常规操作,在那个腐败王朝里,多有变味。 变成故意打草惊蛇,放跑贼人了。
官兵为何要对贼人绥靖怀柔呢?
这也难怪,上面一再拖欠饷银,下面谁还肯给你卖命? 当地治安官员,当然也乐见其成。
双方都虚张声势,无战损,更不会花丧葬费和抚恤金 ,面子里子都看得。
房顶上的开光、李尔,亦像是看了一出“瞎猫捉老鼠”的把戏,笑得花枝乱颤。 刺客们全身而退,此事貌似画上了句号。
从这件事中,也不是没有收获。
一是让李尔、开光长了记性,江湖险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二是在行侠仗义的同时,可别忘了自我保护。
他二位见人皆散去,在四周归于寂静时,方在月亮的冷艳光照下,小心翼翼,从房上攀爬下地,往客栈走去。
已届夜里子时,经前半宿折腾,乱成一团的客栈,恢复了安宁。
自叹倒霉的店小二,打着哈欠,正准备去睡个回龙觉时,闻听轻轻叩门声,他当是衙役返回,想问点什么。
惊动官府的事,来个对事主家的回访,原是很正常的。
不仅是案情有时需要,更重要的是,能索取到事主打发的辛苦钱,何乐而不为之? 小二不敢迟疑,遂去开门,却见是二位李姓客人,满脸疲惫,突兀眼前。
他心里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