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收起四散的心思。陪着青雀伺候主子盥洗。
段安宁舒舒服服地被人伺候一顿,正惬意着呢。她净过面,漱过口后。
牛嬷嬷看收拾停当后,扶着段安宁去妆台。拍拍了手,立刻有个丫头替了她的位置。给大少奶奶梳头。
梳头的丫头手巧,先用桥西边那家私房香膏铺制的花水,沾着黄梨桃木做的梳子梳了一遍又一遍。好了后,静置了一小会儿。再用发油梳的发髻。到底是新婚,选了一枝云凤纹金簪,配着绢制的富贵牡丹花。耳边坠着两颗饱满的宝珠。又搭了一身掐丝鸾凤素纹袄裙。
牛嬷嬷拿起鸭蛋粉,细细在段安宁的面上扫了一层。再用螺子黛描了一双柳叶眉笼在秋水瞳上。胭脂拂过两颊,淡淡的红云。点上朱唇,分与花红色。大功告成,低首行了一礼:老奴是太太房里的,夫家姓牛。大奶奶可称呼老奴为牛嬷嬷。明个是大奶奶回门的日子。先前大奶奶病着,太太过来瞧了后,觉得大奶奶身边伺候的人少,特意叫老奴带来一些人。站着那边做什么,木头桩子似的,还不过来。细细跟大少奶奶说说,你们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多大年纪,会些什么
一直注意着的芙蓉面,柳叶眉的丫头,弯着一张菱花唇开口道:大少奶奶,日安。我原是太太房里的二等丫头青雀,得太太的信任被拨来伺候大少奶奶。与奴婢一同来的,有树花,千萤两个小丫头。大少奶奶做姑娘的时候,奴婢跟在太太身后见过几面。知道姑娘是个贤惠的,温婉的。大奶奶嫁到婆家,和做姑娘作客是不一样。我读过一些书,也会算一些帐。若大少奶奶有什么事不清楚或者需要奴婢做事,尽管吩咐。
她说完,就退在一旁。那个圆脸儿的小丫头也行了一礼继续说道:主子日安,奴婢是树花。再过一年就是十四岁,和青雀姐姐一样是府里的家生子。之前在太太房里做事,擅长绣花和药膳。奴婢因父亲帮老爷管理药材铺子的缘故,粗通一些药理。她弯着月牙眼,圆鼓鼓的笑脸,着实可爱地紧。
千萤见着轮到了她,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道:奴婢千萤,不比两位姐姐多才多艺。是南方逃难来的。会一些武艺。得太太怜惜收入府中,奴定能护好大少奶奶的院子。
段安宁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牛嬷嬷想着人也带来了,该回去了向主母交差。道:大奶奶,老奴带来的这三个丫头,都是能干的,会做事的。是主母精心挑选的。说一句不该说的,大少爷糊涂,不懂事。可太太和老爷都是向着你的。望大少奶奶多多体谅。现在时辰不早了,留着她们伺候,老奴就先走了。
段安宁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嬷嬷慢走。又起身把人送到门口。
细雨是个葫芦性子。先前到太太房里,也就是她家小姐的婆婆那里听训。好不容易放回来。却带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和安斋。她小姐成亲后,搬来这个住处已有两日。昨日姑爷赶回来,瞧见姑娘这么个大活人住到他的院子,就和小姐说了几句。气得小姐立时晕了过去。醒来好似丢了魂。就连最疼爱她的徐叔来看她,也是木木的。她与和风面上不说,到底是对这个新姑爷生了怨的。就算婚事没跟梁少爷商量就定下来,但她们家姑娘也是被逼急的。迫不得已这么快地嫁了人。动静弄大了以后,这不今早,太太那里传话过来,让院里去个人。和风要盯着煎药。她便去了。去之前,和风贴着她的耳朵小声嘱咐了几句。若太太开始问责或说教,就静默不言,点头称是。一句话也不要多。如今是多事之秋。段家借梁家的势挡住那些狼子野心之徒。不可多生事端。她一句话也没多说,是回来了,可带来了一大帮人。太太拨给小姐几个丫头。细雨领着她们进了院子。她偷眼往里间一瞧,能说会道的和风,已经去给小姐煎药。她是嘴笨的,服侍着小姐起了身,再替着小姐梳了头,就悄悄地站在一边。
牛嬷嬷走了后,带来的几个丫头,伶俐地很。问过好姐姐,便找活做了起来。青雀伺候小姐用起了点心,檀口一张,妙语连珠地陪着说笑。树花在房里收拾起细软。而那寡言的千萤在院子里浇起花来。
她性子闷,但姑娘在闺阁的时候,最喜欢与和风合伙儿,一起捉弄她。她比和风要小两岁。比小姐大四岁。她.小姐还有和风都是一起长大的。
她给小姐喜欢的君子兰修剪花枝后,将晨间收集来的无根水放到一个琉璃碗里。查看一下先时摘取并入甑的花瓣,有没有成汁状。她望了一下,觉得还没到时候,又封了起来,存在黄花梨柜子里。
细雨搬着一张小几,坐在门口绣手帕。打的样式是蝶恋花。她说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