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墨后 > 第七十九章,神忽悠

第七十九章,神忽悠

如意诧异地看着龚春植,他所受的教育,‘孝’是根本,必须坚定坚决服从,从来没有人提出‘愚孝’之说。

龚春植道:“烨朝民间留传十二孝故事,其中有一则‘卧冰求鱼’。讲冬日河水结冰,王祥之母想吃活鱼,王祥凿不开冰面,只好脱了衣服,用体温融化冰面。世人只说王祥孝顺,然而他这样自伤身体得到的鱼,父母如何能安心享用?他原本想尽孝,最后却让父母担心,反而有违初衷。所以草民认为这是愚孝,不可取。”

如意想了想,问道:“那么龚民儒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孝?”

龚春植答道:“行孝首先是要知道父母的期望是什么,比如前段时间,羣国公率陈氏全族向国库捐款,陛下想按功行赏,太后娘娘不许。这是为何?”

如意摇头,陈太后没有对那件事做解释,如意弄不懂她的想法。

龚春植道:“这次全国大换防涉及面广,所需巨大,若非烨朝步步紧逼,太后娘娘断不会如此急促,弄得国库空虚。羣国公的捐款是陈氏一族对陛下的忠,如孩子孝顺父母不需回报;另外陈氏捐款原是为缓解国库资金紧张,若陛下拿他们捐的钱对他们进行封赏,皆不违背了他们向殿下尽忠的初衷?故而太后娘娘不要陛下封赏陈氏一族。”

原来如此,如意点头。

龚春植又道:“太后娘娘对陛下殷切希望,陛下可想过如何回报?”

如意看着龚春植,他想封赏陈氏一族,就是一种回报,没想到被陈太后阻止,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陈太后满意。

龚春植道:“太后娘娘希望陛下成为一代明君,陛下只要凡事以国事、大局为重,勤政爱民,让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八方宁靖,则是陛下对太后娘娘的孝了。”

是这样?如意陷入沉思。

龚春植端起茶杯,借喝茶偷偷地舒了口气,这番话应该能把如意和陈太后都忽悠进来吧。

思考良久,如意笑道:“龚民儒,你这番话让朕茅塞顿开,朕算是知道羣国公为何推荐你为民儒了。”

龚春植低了头道:“陛下,谬赞了。”

如意道:“朕对你刚才说的那十二孝的故事很感兴趣,龚民儒能否详细给朕说说?”

就是防着有此一问,龚春植才将二十四孝改成十二孝。说故事对她来说不是难事,随口便讲起流传于烨朝民间的行孝故事来。

如意听得有趣,不知不觉,时间便到了中午。长乐宫尚宫走到亭中,行了礼,对如意道:“陛下,太后娘娘请您过去用膳。”

龚春植连忙起身,道:“草民告退。”

“不必,龚民儒和朕一起过去。”如意道。

龚春植只好随着如意的步辇,慢慢往长乐宫走。

“龚民儒,你是哪里人?”如意在辇上问。

“草民原是烨朝胶县人,术士说草民眼上这个印记会给家里带来血光之灾,草民自幼便在舅舅家长大。后来和舅舅家的婢女有私,只得带了她离开。”这话说得次数太多,龚春植自己都信了,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哀愁。

“为什么来赵国?”如意又问。

“回陛下的话,草民除了读书,一无是处。若在烨朝参加考试,眼上这印记会让家人找到,贱内出身卑微,家里必不能容。所以来赵国,想考取功名,养家糊口。”龚春植说。

“你还想回去吗?”如意问。

龚春植笑道:“原本不想,现在忽然想回去了,等仗打完了,草民便带明阳县主回乡省亲,让他们瞧瞧!”她的声音透着欢悦,似乎对衣锦还乡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龚春植这种反应让如意十分瞧不起,冷冷说道:“龚民儒倒实诚。”

龚春植赶紧低头,步子也慢了一拍,退在龙辇后,似乎对自己兴奋的反应感到羞愧。

如意再不说话,辇到了长乐宫,尚宫在前面引路,带着如意和龚春植一前一后走进去。

如意先向陈太后行了礼,坐在陈太后身侧。

龚春植跪下磕头。

陈太后吩咐她起来。这是两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见面。虽然此前听陈未独提过,龚春植眼上的鲜红胎记仍然吓了陈太后一跳,她赶紧往下看。已经进夏,身上的衣服少了,所以龚春植每天出门,都会用薄纱将胸使劲地拉平。即使这样,她的上身还是比正常男人看着要厚一些,小葵只好在她衣服的肩膀处微微垫高一些,所以她的身子整体看起来并不单薄。

陈太后看着微微点头,龚春植的身子恢复还算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