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有人过来,朱厚燮与赵岳一起转过身。
“娘娘。”赵岳躬身行礼。
田芜慧点一点头,慢步走到朱厚燮身侧,期待地看着朱厚燮,自己这身打扮,他会如何评价,好看或者是太招摇?
“这是赵岳。”朱厚燮简单地介绍了一句,看着田芜慧带着的众丫环婆子,皱眉,道:“带一个丫环就够了,用不着这么多人跟着。”
田芜慧心里失望,回头看了众人丫环一眼,她从来没有上街逛过,到别的府上做客向来是前呼后拥一大堆人,听朱厚燮说只要一个丫环跟着,有些担心,强撑着道:“翠铃,就你跟着吧。”
翠铃答应,回头看着众丫头有些为难,这些人跟着并不只是充场面,每个人都带着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若不要她们跟着,那么多东西自己一个人怎么拿?若因为准备不周全,出了什么事,自己哪担得起这个责任。
朱厚燮看田芜慧吩咐了,那个叫翠铃的丫头却站着不动,不由诧异。
翠铃一向伶俐,最知田芜慧的心思,现在却不听自己的话,田芜慧觉得在朱厚燮的面前失了面子,低声带着恼怒地叫道:“翠铃!”
翠铃当然知道田芜慧在恼什么,可是昨儿叶嬷嬷才挨了打,前车之鉴在那里,她哪敢自己乱拿主意,去担那种不必要的风险,于是跪下将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
朱厚燮没想到大家闺秀出门会这么麻烦,顿时有些不耐烦。赵岳在旁边笑道:“都带了些什么,我瞧瞧。”
整个王府,秦晏只服两个人,一个自然是朱厚燮,另一个却是赵岳,这家伙不但脸长得嫩,三十多岁的人长着一张娃娃脸,特别讨女人喜欢,而且天生有女人缘。所以这一趟朱厚燮出门,特意要他陪着。
翠铃见朱厚燮没反对,起身引着赵岳看了一遍,连茶杯饭碗都有带。
赵岳笑道:“出去做客也带这些?”
翠铃道:“做客自然不用带,可是殿下是带娘娘上街,外面的东西不干净。”
赵岳笑:“外面的东西没你想的那么可怕,这些就算了。”
翠铃点头答应。赵岳看了一遍,挑了套衣服,并扇子、手帕之类的小玩艺,翠铃用包袱布包了,放到门外停着的一辆青篷马车上。
朱厚燮牵着田芜慧的手,走到车旁。田芜慧没想到光天化日之下,朱厚燮会当着众人的面这么做,又是高兴又是害臊,脸红红地坐进马车。
朱厚燮和赵岳并排坐在车夫的位置,朱厚燮一扬马鞭,马车离了王府,驰向最热闹的东安街。
路上,田芜慧和翠铃各占据一边窗户,将车帘揎开一条小缝往外瞧。翠铃进府也有些年头了,平常跟着田芜慧没什么机会出府,此时能上街去,也觉得十分兴奋。因为明天是正秋节,街上卖灯笼的很多。有的在几棵树之间拉着绳子,绳上挂着各色灯笼,有的背着长长的货杆,杆上吊着灯笼。两个人趴在窗边,竟觉得窗外的风景看不够似的。
到了四方街,朱厚燮停下车,扶着田芜慧下车,赵岳要翠铃将包袱拿上,自己赶着马车走了。
朱厚燮拉着田芜慧的手慢慢往前走。
“殿下,”田芜慧红着脸,把手往后缩,“这样不好吧。”
朱厚燮不回答,不放手,继续往前走。
田芜慧挣不脱,脸红得和赤玉一样,低着头落后他一个身位跟着。
没走一会,翠铃觉得有人拉背上的包袱,吓得失声一叫,回头看,却是赵岳。
田芜慧听到翠铃的叫声,回头没发现什么异常,瞪了翠铃一眼,继续和朱厚燮走在前面。
“我来背。”赵岳拉着包袱,笑着说。
翠铃无辜落了埋怨,心里不痛快,见赵岳要背,由着他将包袱拉过去。
赵岳背着包,慢慢地逗翠铃说话。因为他面嫩,翠铃并没有那么多的敬畏之心,一开始不怎么搭理他,后来听他说得有趣,不觉脸上带了笑容,和他一问一答地说起来。
田芜慧在前面,听他们说说笑笑十分羡慕,有心和朱厚燮说点什么,可他板着脸直往前冲,田芜慧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四方街上专门卖灯笼的店铺只有几家,朱厚燮带着田芜慧进去。虽然朱厚燮穿的是最简单的黑色长衫,田芜慧那套银锦暗绣飞蝶襦裙却亮得晃眼。掌柜的知道这是有钱的主,招呼得格外殷勤。
田芜慧从来没有自己买过东西,面对店家的奉承,完全没有招架之力,那些灯笼确实精致漂亮,她看了这个,舍不得那个,最后只好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