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恒极山多阳光,少年再无梦魇入梦。
少年数着日子,一天一天地度过。师爷依然闭关未出,师伯也似乎忘了此事,而自己与明希的婚期也在临近,心中的欢喜也在与日俱增。
大师兄将法力稳固后,也未下山,明微亦是如此,都留在了山上。本来之前说好的,由两个师兄中的一个,带着师妹下山游历,此时因明常与明希的婚事,耽搁了下来。明微也不着急,只道是等二人成婚之后,几人再结伴下山。
整个玄诚殿都在等着二人的婚事。
因是山中之人,二人的婚事一切从简,只需备好必备的物件,便无需再劳神,玄诚殿众人也未显得忙碌,只是整日清修,练剑。
明常这几日牵着明希的手闲逛时,总是想起婚约誓词。
一纸婚书,上表天庭,下鸣地府。当上奏九霄诸天祖师见证,若负佳人,便是欺天,欺天之罪,身死道消。佳人负卿,那便是有违天意,三界除名,永无轮回。
身死道消,永无轮回,于修真之人来说,可谓是最可怕的劫数。明常内观己心,多次确认,自己是真心愿与明希结为夫妻的,但不知为何,这誓词每每一想起来,便会让少年有些心悸,且渐渐压住了心中情意。
思来想去,还是前劫未消之故。那木珠之事,不弄个水落石出,心中那关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
眼看婚期一天一天接近,木珠之事,当越早查明越好,不必苦等祖师出关了。
下定决心之后,明常去了玄法殿,请师伯带上自己去找掌门。明常倒也想过,独自一人去寻藏书阁祖师,求其为自己解惑。不过此事已先与师伯说好,便不好撇开师伯,独自查明此事。更何况放开心神,让他人法力入侵脑海之事,还是谨慎些的好。
玄法道长此时正在殿中清修,见得明常到来,知其所为何事,于是便出声问道:“明常可是等不及了?”
“师伯,我近来心神不宁,又与明希婚事将近,想着将此事解决了,好安心成婚。”明常作揖行礼后,回师伯问。
“也好,你且随我来,不过掌门日理万机,不一定有时间,你不要抱太大希望。”玄法道长起身,带着明常动身。
明常随着师伯走在石子路上,一路上冷冷清清,石子路蜿蜒曲折,也不知通向何方。
二人一路缓行,约莫走了一炷香时间,方才到得掌门住处。这一路,走得明常心神不宁,忐忑不安。几次欲开口,请师伯带自己回去,却又未说得出来。玄法道长见其如此模样,以为他在担心此事有差池,便开口劝慰,只道是掌门法力高深,早已是元婴后期,定不会伤到他的神魂。明常只好勉强笑着应是。
待到得掌门殿前,玄法道长敲过房门,在外朗声求见。门无风自动而开,传来一声传唤。
明常随师伯进得房内,见得掌门正在榻上安坐,微微闭目。
掌门道名为天极,中年男子模样,气息如渊,看着非常亲切,让人一看便生出几分亲近之意,很难想象他就是那个,同境界以一敌三的恒极山掌门。
玄法道长与明常作揖行礼,言道:“弟子见过掌门。”
“你二人来此,所为何事啊?”掌门睁开双眼看了他们一眼。
玄法道长不敢怠慢,将木珠与血气之事一一说来。听得玄法道长在一旁言说,明常心中突地紧张了起来。
天极真人听完玄法所述,对明常温声言道:“孩子,不必紧张,到得前来。”
明常勉强定了定心神,应声向前。
天极真人运转法力向明常而来,明常深吸两口气,静立原处,等待掌门察看此事,一如在等待命运的决断一般,心悬在半空,既不上向上飞,也不向下落,不知何时才可心安。
十几息过后,只见一道血光飞出明常脑海,向天极真人而去。天极真人将其定在身前,察看了数息,转而对明常笑到:“这道血光乃是你的机缘,其中藏着一个秘境讯息,疑似圣人所留。”
掌门顿了顿,又温声说到:“不过,此秘境对你而言,实在太过凶险,非元婴修士不得入内,我看就将其交与你师爷,让你师爷与我同去,到时候也带上你,当可万无一失。”
明常听得这般好消息,放松了几分。疑似圣人所留,说不定长生有望,当即回到:“弟子全凭掌门安排,只不过这血光乃是我师兄明道所送,亦当带上师兄。”
天极真人听得此言笑了笑,言道:“孩子,你大可放心,若秘境内有圣人功法,我恒极山内门弟子尽皆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