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法殿中的氛围融洽。
各人分坐在蒲团上,师伯关心询问了明常几句,便开始察看其脑中是什么情况。
明常心中忐忑,暗自耐下心来等待结果。
此事关系重大,特别是木珠,师娘晋升金丹后,已点燃猜疑之火,之前疑点已有实证支撑。此时,唯一的办法,便是证实木珠有无守护神志的作用,若是证实了其无,那之前的疑点,通通都可以抛去了,若是证实了其有……
玄法道长对此事极为上心,因木珠乃是由他所送,他自然要上心些,免得有朝一日出了意外,怕是会道心有损。可惜,他仔细施为半晌,仍然一无所获。不光对木珠之事一无所获,血光神识之事亦是如此。
金丹期修士都一无所获,莫非要请元婴师祖来帮忙察看?元婴祖师……要去请师爷么?可师爷闭关多年……
明常暗自松了口气,虽未得结果,但也免除了即刻做出抉择之难。又平静了一下心神,明常思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做,又或者,什么都不做,权当此劫已消,不做任何追究。
正思量着,却听到师伯开口言道:“再有些时日,约莫三五日,或者七八日,你师爷当会出关,你可去拜见你师爷,请你师爷帮忙察看,有你师爷出手,当是没有问题。若是你师爷并未出关,我便领你去拜见掌门,请掌门出手。”
明常应是,拜谢过师伯后,告退离去了。
玄法道长口中师爷,是玄诚道长和玄法道长的师父,元婴期修士,为门中长老,平日里在山上闭关,往往一闭关便是几十年。因此之故,明常从小到大,竟还未见过自己的师爷。倒是掌门,是跟师爷同一个师父的师兄,明常反而跟着师父师娘见过几次。
一路缓行,回到玄诚殿。
此时殿中安静,有白雪飘飘洒洒。其实恒极山的内门,常年都是这般地安静。毕竟是清修之地,门中师长整日修炼,无暇他顾,内门弟子自然是有样学样,整日清修。
少年站立在玄诚殿前,静静地看着满天飞雪,不一会儿,便将玄诚殿覆盖。
此事,该如何是好?
明常转身,沿着蜿蜒地石子路,去向藏书阁。
心难静时,当多多读书。
白雪轻盈,落在恒极山上。明常到得藏书阁,见到守阁师祖在,作揖行礼后,向阁内走去。
守阁师祖亦是元婴期修士,常年驻守藏书阁,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明常多年来常来,见到其人的次数亦不算多。
不过,既然有幸见到守阁师祖,何不请他帮忙查看木珠之事?
心中此念一生,明常停住了脚步。
“孩子,你可是有事?”守阁师祖见其顿身,出言询问到。
“师祖,弟子无事。”明常转身再向其行礼。
“孩子,月前我恒极山除魔之事,原来起劫之人是你啊。天灵根变为中品灵根,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不过那又何妨?师祖我亦是中品灵根。长生路上,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地还是道心通明。你当小心领悟清静无为之意,记得,是小心领悟。”
守阁祖师与明常虽然交谈次数不多,但常年看着明常来到藏书阁,一坐便是几个时辰,时间久了,对其自然有呵护之意。想必此次现身,亦是察觉明常到来,故意显露身影,好好劝导他一番。
“是,多谢师祖指点,弟子当谨记此言,定不会自暴自弃。”明常心中感恩,再次作揖行礼。
“好了,去看书吧,若有难事,可来寻我。”
明常听得师祖之言,再次应是,待抬起头来时,祖师已是不见踪影。
木珠一事,让少年惶恐不安,既想得知真相,又惧怕真相的到来。
若是就此打住,不再追根究底,自己又心有不甘,重回筑基便要自己经历一次生死劫,方才得以功成,往后还有金丹、元婴、化神,三重大关,一重比一重难,怎让人甘心?若是追根究底,水落石出后,真相是自己多疑了还好,真相若是……
明常一边看书,一边思量着,直至夕阳下西,余晖照进藏书阁。书未看得多少,思绪也未清晰。只是游移不定,难以下定决心。此时见已是傍晚,长吐一口气后,明常起身,将书放回书架,回玄诚殿了。
少年走后,守阁师祖在九楼之上,也放下书本,轻叹了一口气。
天道好生,天道亦好灭。长生路上,茫茫多的惊才绝艳之辈倒在劫数面前,此乃寻常之事。生死劫无算,苦劫、难劫、情劫,种种劫数纷沓而来,俱都要人道心蒙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