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事情因为有了家族长老的参与,年锦时自然就不用操心,不过这次他给长房大大地长了脸,不光他爹高兴得脸上的褶子多了两条,他的祖父祖母,娘亲都开心得不得了,祖父倒也罢了,面上丝毫不显,只把他叫去鼓励了一番,并且把年锦时看中很久的一面玻璃镜子送给了他。那可是早年他碰到一个南洋商人,花重金买下来的。年锦时原本初来乍到时嫌弃如今的铜镜不够清楚,所以才想跟祖父磨过来,不过这么些年自己反而倒是已经习惯了,如今拿到手了倒是想着可以送给孙钰,估摸着小姑娘应该更喜欢这个东西。他娘和祖母就让他有些应接不暇了,这么大的人了,被一边一个拉着手,一口一个“锦绣儿”叫着,让他有种贾宝玉的既视感。好在娘和祖母比较实惠,唯恐他在外头太辛苦,各自塞了一叠银票给他。最后他在两人的催婚声中狼狈逃走。不过摸了摸袖子里那一叠银票,觉得也值了。
出来刚好看见自己的老爹同二叔两个人走出书房,二叔一脸郑重,看到他,认真打量了他好一会儿,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真诚地说:“锦绣儿,二叔这次对你心服口服,以后二叔对你们大房再无异议,咱们一同将年家发扬光大。” 年锦时心中一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博取了二叔的好感。还不待他开口,二叔又转向年老爷说:“大哥,这次的棉布纺织如果成了,年家在京城的商会里地位会更上一层楼,以后我们就可以跟如今的五大家族平起平坐了,这么多年了,我们这一辈一直都只是在守成,努力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能够突破,没想到锦绣儿年纪轻轻却做到了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情,这是长房之幸,也是年家之幸啊!” 听了这番话,年锦时觉得二叔是真的忠于家族,之所以这次会让二叔这么轻易就放弃与长房争强好胜,并不完全是因为利益,更多的还是他觉得长房为年家长了脸,所以他服。年老爷心里也挺激动的,拍了拍这个二弟的肩膀,没有多说,只简单说一句:“今儿高兴,叫上老三,咱们哥仨一起喝一杯,就先吃一下那个火锅。” “好!走!”然后俩老头就高高兴兴地走了。留下年锦时一个人风中凌乱。他正在想自己也好好放松一下,身边的小厮拿着一封信进来递到他手中说:“少爷,这是年掌柜刚送到的信。” 年锦时打开一看,知道这短短几天孙钰居然已经找好了店铺,这家伙倒是机灵,不过说到底手里钱还是少了点,嗯,年掌柜到底还是有经验的,那眼下她的现金暂时够用了。等自己回去了她肯定要吓一跳,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银两。突然想到有些什么不对的,拿出信再看一遍,孙钰租的店面居然是钱老板的,不行,自己还是得赶回去,稳住孙钰。钱老板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唯独好吃,一旦让他尝过孙钰做的糕点,难保他不会挖墙脚。眼下钱老板也并不知道自己与孙钰的合作关系,万一威逼利诱双管齐下,难保缺钱花的孙钰不会动心。一念至此,立刻让小厮替他收拾东西,留下口信给年老爷就说自己赶回去让孙钰画棉纺织机器的图纸,又匆匆忙忙骑马往回赶。
待到他赶回洪县,已经是中午时分,他先回到繁漪阁梳洗一番,换了衣服,吃了午饭后,稍微眯了一会儿,便叫来了年掌柜问话。年掌柜先汇报了店里今日的情况以及火锅的准备情况。然后就告诉他孙钰这里已经装修完毕,三日后便是黄道吉日,准备开业。“孙姑娘今天在店里吗?” “在,孙姑娘如今已经同她小姑母女住了进来。除了休沐的时候回村之外,平日都在。” “嗯,那一会儿我过去看一下。既然火锅的器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晚上我们店里自己先试吃一下,材料你就在城里买吧。明后两日二房那边的人应该就会将食材安排好,可以开始全国配送了。我们江浙地区,本身也有产羊的地方,应该会就近采买。先上市卖着。如果反馈不好,再进蒙古的羊。” 年掌柜应了一声便退下了。年锦时先看了几封要紧的往来书信,写了回信让小厮先送出去。自己便带了那面镜子和银票独自往孙钰的店铺过来。
孙钰同三妹一起正在店里擦拭家具,王氏则在后头屋子里将每个房间的被褥都铺好,并将带来的日常替换衣服放到箱笼里头。正忙着,前头年锦时就来了。三人都过来见了礼,年锦时先递过那个装着镜子的匣子,说道:“这个算是你乔迁的贺礼,以后大家算是街坊了。” 孙钰心中好奇,接过匣子便打开看了,王氏嗔怪地说:“怎么能一拿过礼物就打开看,多失礼。”年锦时笑道:“婶子,无妨,这个本来就是日常用的,自然要拿出来的。” 孙钰一看到是台面镜就惊喜地叫了出来:“呀!原来是这个,太好了。” 说着连忙向年锦时道谢,她没想到如今这里已经有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