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镇上的时间差不多下午两点刚过(为了便于理解,接下来就都以现代计时的方式来说时间了)孙钰打算要做的是纸杯蛋糕。那天做出戚风蛋糕的当晚她给家人都尝了一下味道,口感松软绵密,甜香四溢,大家都觉得在中秋节前后,镇上或者县城里的人看到这新奇的吃食一定愿意买来尝尝鲜,而且因为每一个都不大,买起来也更灵活。还有差不多一周才到中秋,孙钰打算先做50个提前两三天放在繁漪阁寄卖,如果这次效果不错,以后可以再慢慢开发其他品种的点心。自己则可以每天到镇里的中秋市集上摆摊售卖。不过单纯的戚风蛋糕单调了一些,所以她这次关键是要做出奶油来。常用的奶油是用淡奶油打发制成的,但是制作淡奶油需要用到吉利丁片,这个目前是没有的,所以她打算做奶油奶酪来替代。孙钰计算了一下用量,买了牛奶、酸奶、白砂糖、玉米油;找水果摊便宜买下了所有品相较差一点樱桃回去做樱桃酱,定了些眼下时鲜的水果,说好中秋前三天每天早上来取;再了一些做烘焙需要的罐子,揉面盆等用具;最后扯了一些细密的麻布作为滤网。孙钰最近才意识到,这个世界虽然有种植棉花,但是眼下大家还只是用棉花来填充被子和衣服御寒,但是还没有把棉花纺成线,所以自然也没有纱布、棉布。这个也是一个大好的商机啊,只是这个牵扯太大,要慢慢谋划了。买好这些已经是一大堆了,娘俩开始往回走。回到家放下东西顾不上休息,两人又去了大山家里取之前定制的一个比较大型的木制搅打筒,原理跟那个手动打蛋机是一样的,只是这次叶片、叶轮都封闭在一个木桶里面,这样就不用担心里面的东西会飞溅出来,而且手摇的时候也会更稳定,更好用力。还有她让大山找熟悉的制瓷工匠定制的50个瓷盅模具。反正只要光滑齐整就好,没有其他要求,所以也是价廉物美。
当天晚上孙钰就开始制作奶油奶酪。其实这个东西就是费点时间和耐心,先取一个罐子,用开水烫过,保证无菌,然后倒入牛奶,再加入酸奶来做引子。酸奶里的菌种发酵喜欢温度相对高一些,所以孙钰把它盖上盖子,放在小厨房的灶台上,在炉膛里生了火再把明火熄灭,这样晚上厨房的温度就能维持在20度以上。需要发酵24-30个小时,虽然时间比较慢,但是这样慢发酵做出来的奶油奶酪会比较细腻顺滑,更适合放在蛋糕上,同时慢发酵产生的微生物也能够让奶油奶酪保存较长的时间。如果有冰箱的话,可以保存2-3周,现在这里虽然没有冰箱,不过好在已经入了秋,农村地区的气温已经下降了很多,而且自己应该也只需要保存3-4天即可。王氏很是好奇这个东西的做法,本想跟着一起学,不过她想起自己的任务,从第二天开始就负责每天抽出半个时辰来教几个孩子认字,连最小的妞妞也一起参加。王氏毕竟是教书先生的女儿,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她记得父亲常说的要“因材施教”,家里几个孩子年龄不同,所以她分别制定了不同难度的知识。一开始几天是最基本的内容就一起上,后面学习速度上的差距就慢慢拉开了。而对妞妞则只是培养她的学习兴趣,并不给她任何压力和任务。让王氏意外的倒不是孙钰的学习速度和能力,毕竟这孩子都有仙人指点了,做出啥惊世骇俗的事儿自己都不会太震惊,反倒是小儿子大雷,似乎认字,背诵都非常快。当然,眼下只学了两三天,而且教的还只是《三字经》,理解起来并不特别难,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书本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这使得王氏心里想着,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大雷真的是读书的料,那得跟丈夫商量送他去读书。孙钰其实在提出认字的时候,目的并不像她说的那么简单,她那个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就是觉得应该要看看自家有没有可能出一个读书人,甚至出一个通过科举走仕途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能进入官场,那么这个家也会更有依仗。而且她觉得,如果有这么个人的话,那应该就是二哥了。大哥是个憨憨,一说到种地就来劲,他适合跟着爹一起研究提高产量的方法,等今年秋收之后,可以跟他聊聊水稻田里养鱼的事情,但是让他认字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不要说考科举当官了,他没这根弦,也没那个兴趣;相反,二哥就特别有好奇心,也总有新的想法,平时他在地里干活没耐心,但是他会到小溪里面放置自制的鱼篓,到山里设陷阱,自己第一次做菜,他明显就想到了也许可以靠烹饪赚钱,所以才会多问了自己一句是不是自己还会其他菜式。眼下几个人一起学习,一看就能知道,二哥的确适合读书。自己要不是占了21世纪教育的光,那还不一定是二哥的对手。虽然启蒙晚了一些,但是二哥那个读书的劲头,比那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