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通本来一直板着臭脸,显然还在记恨孟飞拒绝拜他为师,还让他吃瘪的事情,但怎么都想不到,孟飞竟然会推荐他。
“我?”
“是的,恭请先生。”
周围一阵静默:这真的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但好像又找不到不合适的理由。
王叔通,东州第一大儒,被尊为本地最有学问的人,在本地自然是有威望,有人脉的,他若当二把手,无人不服。
但也恰恰如此,很容易让他夺了其他人的光芒,尤其还是孟飞这样子一个“毛头小子”:所以孟飞这种行为有给自己找了个强劲对手的嫌疑。
那些本来觉得自己无希望当选的人心里不由得意起来:真是选了最不应该选的人,就看你以后怎么处理这东州城。
“好!”
孟知时同样惊讶,但不能不给儿子捧场,便鼓起了掌。
“好好。”不少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王叔通一阵局促:孟飞给他出的对子,他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对出来,其实还真怕孟飞当场说出来让他丢脸,不想孟飞竟“将他捧上如此高位”。
事实上,王叔通有些官瘾,但为人较清高不懂变通,所以年轻时候才在官场路走不通顺,致仕后专心做学问,才博得了一个东州大儒的名头。
“孟同知,你真觉得老夫能担此重任吗?”
王叔通也回礼作揖。
“若王先生都不能担此重任,东州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蒙孟同知抬爱,老夫必竭尽所能,协助孟同知治好本州。”
好一句“协助孟同知”啊,让王叔通说出这样子的话,众人都知王叔通是要真心做事了。
“好!”庆阳郡主也不觉鼓掌,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孟飞这就开始办公了,显然是同意且要安心当这个官了。
孟飞才不想安心当这个官,推荐王叔通也是想要借助他的名声早点让东州安定下来,好让他能够放心的吃喝玩乐。
再要快一些让东州安定下来,自然是要让更多有本事的人上位当官,但没本事,或者只想捞好处而想当官的人却是大有人在。
孟飞刚一散席,正想要去认识一下庆阳郡主给他配置的一百多充当捕快的护卫,旁边就有人向他走了过来。
“孟飞贤侄。”
来人是孟知时的故交,平常与孟家常有往来,但与孟飞,只算是脸熟,孟飞连他名字都叫不上来。
孟飞只能尴尬地回应,对方已是低声道:“我和令尊相交多年,平日里也是极看好贤侄,早知贤侄定非凡人!如今孟贤侄掌东州,我一定鼎力相助,只愿能谋个差事。”
孟飞都还没开口拒绝,旁边又有人向孟飞凑了过来,同样是求官的,每个都是满口媚言,每个人对孟飞都是极尽奉迎之词,夸他是人中龙凤……要说以前,这些人对孟飞倒不会太坏,毕竟孟家家大业大,总要给孟知时几分颜面……但没有人是夸他有本事的。
不想他们为了求个官,却变得那么谄媚,丝毫没有遮掩,只是他们真的有治理好州县的本事吗?
“虽然不是我所愿,但既然已经当了这个官,就得把它当好来。”
孟飞心中如此定计,然而眼前这么多人,很多都是孟家的亲友故旧,真要全都拒绝,很有可能会遭到他们记恨:因为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阻人前程,亦是如此;更有很多人,自己得不到,也不会让别人得到。
孟飞真想给这里的每个人一巴掌,但他可以痛痛快快地这么做,但孟家,尤其是那虽然并不相熟但很宠溺他的父亲孟知时却有可能遭到憎恨。
所以现在要拒绝他们,还不能让他们憎恨自己与孟家,还得让他们无话可说。
“各位叔伯!”孟飞大声喊起:“我刚刚接任,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尤其家中尚有些琐事,明天便正式上州衙门办公。”
众人还想要献好,不过大部分人也都“猜出”了孟飞的意思:这种事情,这么光明正大的办,确实不好。
孟飞说完便已是拉着孟知时离开,还未离开酒楼,一个身着甲胄的汉子,正是庆阳郡主郡主的护卫副统领伍英超,他低声对孟飞说道:“郡主让我提醒你,若想在官场上有所进阶,手上不能脏了。”
孟飞无奈一笑,只说道:“你马上带一队人到州衙门,把衙门中的钱粮账册全部都封存好,等我去点收,再给我派十个军士。”
“飞儿啊!干嘛要走得那么着急啊!”
见孟飞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