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筝途 > 第八章 意外重逢

第八章 意外重逢

陈千禾自从西京回来后,就着手找工作,陈元劝她还是继续考研吧,爸爸养得起你。陈千禾笑说,难道一个成年人要自己父亲养一辈子?除非是个不健全的人。至于考研,她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陈元便说,你如果实在想要自力更生,可以去爷爷的筝行教课啊!

陈玉春的筝行在榕州开了好几家门店,由陈元全权打理。陈千禾打小被逼着跟祖父学筝,虽然她一直抗拒学筝这件事,但手艺却是正宗的,教筝行那些只把古筝作为一门特长和兴趣爱好,而不准备走专业的孩子,是绰绰有余的。然而,自从中考的时候,陈千禾以过激的方式拒绝了祖父和父亲让她考音乐附中的规划,此后她就再没碰过古筝了。陈元也想不明白,就算陈千禾打小对学古筝这件事一直充满抗拒,也还是每天老老实实跟着祖父学筝,怎么就会在中考前夕突然爆发出来?且是不惜作出自残的举动。难道是那种抵触的情绪积累到一定量之后,才有了质变?还是有什么导火索?

陈元的提议意料之中被陈千禾拒绝了,早在十六岁的陈千禾举起剪刀,把剪子尖对准自己的手指时,陈元就放弃了让陈千禾继承闽筝衣钵的想法。父亲把自己一生投入传承闽筝的事业,成为了闽筝第四代传承人,让他们陈家与闽筝紧紧联系在一起,但也不意味着他们陈家的孩子自此就要生活在一样器物之下,没有什么东西应当凌驾在生命之上。这只是陈元的认为。唯一的儿子因为手部创伤不能再上台演奏,而只能转为幕后,在筝行经营上出力,已经是陈玉春的遗憾了,从小授业的孙女不愿意扛过闽筝的旗帜,更是陈玉春心头的痛。

有一天,千禾还是会重新拿起古筝的,这是陈教授内心不绝如缕的愿望。

孩子抗拒和抵触,无非是没有感情。陈教授也反思过自己,难道是自己从小教陈千禾弹筝时,光教技法,而忽略了孩子与筝之间的情感培养?感情,可以培养,过去没有培养好,终有一天会培养好,只要创造合适的契机,当有一天陈千禾与古筝的缘分来了,一切就又好办了。陈玉春不知道,在陈千禾内心,一直有一桩芥蒂,阻碍了她与古筝的缘分,像一条分水岭,或者不可逾越的鸿沟,将她与爷爷的闽筝事业隔在了两边,无法跨越和融合,更无法弹奏出什么爱的绝响。

这个芥蒂就是陈元猜测的导火索,但到底是什么,陈千禾从未提起,一直埋藏心底,像是深埋地下岩层的古董,一旦挖开见光,就会面临氧化、破碎,从而伤害一直小心盛放它的土壤。

那土壤是如此脆弱、柔软,不堪一击,只是叫它的主人伪装成坚不可摧、铜墙铁壁的模样。

没有人可以轻易挖开这个秘密,包括陈千禾自己。她已经把封锁这个秘密变成了潜意识里的自觉,才换来自己的心平气和、快乐成长。

她知道,每个人都要学会朝前看。尤其,她是一个没有妈关爱的孩子。不要给自己找堵,是自爱的最低要求。但是有一天,陈千禾却亲手挖出了这秘密,让这个满是棱角、且被时光久远磨砺得越发尖锐的芥蒂,在自己柔软的内心来回滚动,而浑然不在意那汩汩流出的鲜血,在旧伤撕裂又割开新伤的创痛上撒一把粗大的玫瑰盐,只为安抚另一个同病相怜的人。用她的痛去疗愈另一个人的痛,只有在更痛面前,才能让一个人的痛感降低。

西京一别,陈千禾对周小津的印象还停留在一盘梆梆肉上,再见面时,周小津正在吃一碗大肠羹。巧的是,两者的食材都是猪大肠。

周小津是在张广军家里吃大肠羹的。

季童专门去那条老字号的闽南小吃街买了几碗大肠羹回来。那条小吃街是省级美食街,建筑物和店面都被装修成浓郁的闽南特色,所有闽南特色小吃都被云集到这里,画安被定位为旅游县域后,这里就被规划为美食街了,为外地游客觅食提供便利。过去,老画安人就一直在这条街上买卖小吃,只是路边摊居多,每到饭点,街道上人群和美食的香气挨挤着,促狭,但也充满人间烟火气,十分有趣。规划后,市井烟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的设计与装潢,一样的小吃,吃出了不一样的气质。

大肠羹是季童专门买回来犒劳周小津的,宋子茵和宋子桥只是沾了光。

自从上一次从宋子桥嘴里得知了宋子茵对周小津的心思后,作为一名人情味满满的老板娘,季童总是殷勤安排周小津与宋子茵相处的机会,但又尽量不显得刻意。倒是宋子茵,在宋子桥的捉弄和起哄下,在周小津跟前颇不自在,不是脸红就是结结巴巴,话都说不利索了。

宋子桥笑着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