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我见黑曰白 > 第十三章 将军

第十三章 将军

三日之后,祈都城外静谧的清晨突然被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一列骑兵飞驰而来叫开城门。为首一人披甲持枪,骑着枣红色骏马,面相威猛,目光炯炯,荡在身前的长髯威震宇内,无人不识。

“是林戟业将军回来了!见过林将军!”守城的小卒仰视着他们心中的英雄,忙不迭地开门放行。

这位林戟业将军是大虞的护国柱石。他常年带兵驻守北野,吃沙喝风,为大虞守住荒蛮的国门,一守就是十二年。大虞百姓无不敬他,先后两任皇帝对他也都颇为倚仗。

因为他这些年不仅把边疆守成了铁桶,还先后两次救驾有功。

他最为人称道的事迹,是在德治十五年指挥着北野营死死顶住了夜沙国那次举全国之力的突然侵犯。那场战争凶险异常,两个月的鏖战中,北野营八万精锐只活下来了不到三万。有人说,那年北野边陲的草都是血褐色的。

当时的祈都人心惶惶。有的达官贵人散尽家财,甚至悄悄拟好了投降书。但两个月后传来的消息却是,夜沙灭国了。

战报上说,在一个深夜,林戟业掩埋了又一波同袍兄弟的尸体,分了军营将士私藏的所有酒酿,只带着一万人马狂奔了三天三夜,绕到夜沙空虚的后方捅破了都城的城门。夜沙十五万百姓和三大座铜矿,一夜之内尽归大虞。

自那之后,连先帝都称林戟业是大虞的救命恩人。但林戟业淡淡地说,他只是去为兄弟们安魂。

然后就是德治十八年的朝堂清洗,林戟业率兵力保新帝登基。之后固辞了一切虚名上的封赏,执意策马回北野,说是要去守袍泽的埋骨之地。那一去,马足龙沙,又是五年。

但这次回祈都,是他自请的。

见是他入城,百姓无不驻足行礼,敬大虞真正的将军。林戟业目不斜视,策马过街,晨雾掩埋了他的身影。

###

半个时辰后,他身着朝服,捧着奏折,跪在御书房。

“臣林戟业,具本弹劾户部尚书柳德青等,徇私枉法、拖欠军粮、以次充好,害我边境将士无饭可吃,屡次被迫错失战机!臣已详举其五大罪证,还请陛下御览陈情!”

话毕,香炉噼啪炸了点火星。

御前太监万雨明躬着身接下了林戟业的奏折,转身捧给了济安帝。

一旁站着的兵部尚书赵启志眼看着济安帝转了转手上的黑子,“啪”地敲上了棋盘。那烫手的折子随之被远远搁在了御案边。

他摸出了手帕揩汗。

当年通敌案后,大虞空缺了很多要职,一时竟有些无人可用。书生出身的赵启志就这样临危受命接了兵部的担子。本想大展拳脚的他却发现,大虞除了林戟业,居然没有其他可领兵之人。

可巧,林戟业是个宁折不弯的倔性子,议事只要沾了军事,他连陛下的面子也是说驳就驳。所以赵启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当起了替林戟业擦屁股的那张纸。这些年林戟业还没被判个功高盖主、以下犯上,赵启志可谓是功不可没。

就是夭寿。

“呃……林将军连日奔波,想必很是疲累。今年边陲安稳,还是多亏了林将军的呕心沥血。此次回都该好好歇歇,若是有吃穿用度上的需要,赵某愿倾囊相助。至于户部的事……陛下想必自有定夺,将军安心等着便是。”赵启志今日赶着来陪林戟业觐见,就是怕这倔脾气不会说话,吃了暗亏。他趁着满堂沉默赶紧开口,就差没趴在林戟业脚下画几节台阶。

济安帝听了,果然龙颜稍霁,“赵爱卿说的在理。你的军报朕看过了,将士屯田做得不错,朕心甚慰。林爱卿劳苦功高,朕自不会薄待了你,赏赐早已经备好了,万公公,一会儿记得替朕送去林府。”

万公公低头应了。赵尚书舒了一口气。

但林戟业还跪着,脊梁笔直,跪得像碑。

“多谢陛下,但臣想要的赏赐不是金银。陛下,柳德青贪渎之事罪证确凿,臣不明白陛下为何要拖,还请陛下……”

“户部之事自有刑部大理寺纠察,朕从未听过他们上奏,爱卿怎就敢说罪证确凿?!”济安帝骤然动了怒,一拍御案,乱了黑白棋盘,“林将军管得未免太宽了些罢!”

万公公和赵启志赶忙跪下好言相劝,强拖着林戟业告退,把人送出了御书房。

“我的林大人啊,赵某知道将军是心忧将士,在下着实佩服。可这顶撞陛下又是何必呢?”赵启志一路拽着林戟业走到殿门,“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