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虎 xiaoshuohu.com
“李侍郎这是何出此言!”
户部,有思想顽固的侍郎忍不住站出来,怒声呵斥。kanshuchi.com
王庸气愤地瞪着李祯。
若是发展经济一道,他们户部对比凤阳确有不足之处。
可是工部同为六部之一,也大可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奇技淫巧,说到底不过是小道!”
“真正让大明立于不败之地的,还是圣贤之言,以德行教化万民!”
王庸此人,真就印证了他名字的庸字。
今年新上任户部侍郎不久,就仗着官场老资历,滔滔不绝地掉书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要没有圣人留下的谶语,我大明王朝何以仗天命与人势,击败蒙元,重建汉族秩序!”
“正因我华夏民族之血性,方有大明不朽之脊梁!”
“工部,哼,殿下恕老臣直言,天下尚未安定,造再高的建筑又有何用!”
民生凋敝,田亩荒废不知凡几,老百姓逃到山里为寇,十室九空。
在大明洪武初期,光是镇压起义,梳理流民,都花费大明朝廷不少心力。
王庸先前为地方官员,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正因此,他才愈发觉得山野愚民不堪教化!
民间越是落后,越是该用圣贤书去感化他们!
“人若不知礼,与无智禽兽何异?”
“而一味驱逐利益,摒弃道德尊严,纵使赚再多银子,也无用矣!”
张成在一旁听着,淡淡笑着尚未表态。
小朱闻言,却是忍不住面露古怪之色。
看着神色平静的老师,心里愈发生气。
“王侍郎这是何意?”
“一味贬低旁人,未必能衬托自己!”
很早以前,在宋濂等大儒耳濡目染下,小朱也对圣贤书奉为圭臬。
关于礼仪,关于古今道德模范,程朱理学等等哲学伦理。
当权者以礼为绳,可御百官乃至万民。
但自从小朱来到凤阳,受张成言传身教,他现在心里只有一句话:
圣贤之言,在老百姓生存面前,统统都是放屁!
仓廪足而后知荣辱。
老百姓食不果腹,边关将士面临穷凶极恶的北元敌寇,焉能轻飘飘以礼度之!
“王侍郎恐怕还不知道吧?”
“老师最先推行工商,为的就是让更好用的农具传入民间,让百姓能更好的开垦田地,从而解放出人手,进入厂房聊以生计。”
“而你样样看不上眼的工学,现如今在凤阳盖起的高楼便是其中之一的特征!”
“至于这盖高楼的成本问题,李侍郎,就由你来替我告诉王侍郎吧!”
任谁都能听出太子殿下话语里的怒意。
王庸在用圣贤之言抨击李祯的时候,看着太子的脸色就知不好。
如今心一咯噔,还是硬着头皮,对李祯拱了拱手。
“那就请李侍郎指教了!”
“好说了。”
“王大人,咱们就以陛下七月下旨,择龙江之地建养济院260间为例。”
李祯正色道:“现有民房建筑,主要由三合土,也就是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
“本身工地位处偏远,搬运耗费甚巨,再发放差役,前前后后,户部总计拨银三千余两,换算每间房均摊十一两。”
洪武年间,天子脚下,南京官员就是为老朱偶尔心血来潮买单,养济院说建就建,还真就不敢多贪分毫。
饶是如此,平摊一间房才十一两的成本意味着什么?
李祯摇头一叹:“户部承包养济院的兴建问题,在建成过后发现,梁木因无桐油处理,很容易被虫蛀,一旦年久失修养济院顷刻之间便成危房。”
“且盖房的瓦片、砖头等不是上佳品质,上覆茅草,简陋屋舍任由风吹雨打,就算后来勤加修整,顶多五六年寿命。”
户部众人面面相觑,还不知道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李祯随即和朱标对视一眼,微微笑道:
“然而若是这养济院屋舍,由凤阳开发商承包修建,结果就大不相同。”
“首先,为成本计可略微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