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朱棣小学堂一开课。
老朱等同学齐刷刷坐好,纷纷竖起耳朵倾听。
就听他随手拈来一般讲解道:“前日,我曾带着弟弟们下田,见一老农耕种。”
“当时他和老伴儿泼洒人的屎尿为肥,声称这样能让庄稼长得更好。”
“但据我观察,老农一家过的并不富裕,一味迷信老祖宗的经验,也没让他们吃饱穿暖,过上富足的生活。”
“我回来之后问了老师,老师说,腐熟的屎尿才是好肥料,而且根据不同的作物习性,不同肥料发挥的效用也不一样。”
说着,朱棣干脆就拿起一旁的红薯为例。
“就说着红薯吧,红薯藤可以拿来喂猪,就是剁碎了本身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肥料。”
“在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更高效的肥料,用在各种作物上。”
“而田地也不可能一味栽种红薯,若是耗尽一地肥力,再勤恳地播种庄稼,也只会起反作用。”
“于是老师又教给我插播的概念,隔着一次收成,可以种植豆豉,或是其他作物,这个时候高效肥料就又能派上用场。”
“一边缓缓恢复土地肥力,一边还能让老百姓在收成稳定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收获更多的粮食……”
在朱棣娓娓道来下,勋贵们不由大呼小叫着惊叹。
“没想到,种个地还真有这么多的知识了!”
“如今我算是长见识了!”
“四少爷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我一把年纪了,只知道带兵打仗,合着年轻时候这地也没种明白啊!”
“若我大明的农人,都能知道这些农事上的道理,何愁家家无余粮?”
“那样就算天灾到来,无需朝廷发银子赈济,说不定老百姓自己就能做到自给自足了!”
勋贵们交头接耳,还在继续咂摸朱棣话中的真意。
而这个时候,老朱的侧重点却是放在别的方面。
“奇怪,怎么这里就只有老四他们几个。”
“老二老三呢?”
一听父皇突然问话,朱棣心里一惊,条件反射看向张成。
见张成眼观鼻鼻观心,他不禁迟疑了,不知道该不该直说。
马皇后见状,哪还不懂自家那不学无术的俩儿子,肯定又给人张大人添麻烦了。
有太子和老四做对比,现在盼子成龙的老母亲登时就怒了。
“我就知道,老二老三一定又是纨绔性子犯了,偷懒耍滑,不愿学习!”
“看我怎么教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