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我!最穷县令,老朱教我贪污 > 第四十四章 朱棣小学堂开课了

第四十四章 朱棣小学堂开课了

小说虎 xiaoshuohu.com

等瓜分完老朱手上的红薯。lehukids.com

勋贵们意犹未尽,目光又不由投向剩下的试验田。

对此,张成无奈地看了看老朱和朱棣。

“反正这田里的红薯也到收成的时候了,各位帮我动手,我还省了不少事呢。”

勋贵们一看张大人这么上道,纷纷给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于是马皇后和老朱挽起袖子,也跟勋贵们一起,干劲满满地下田收红薯了。

一筐,两筐,三筐……

等越来越多的红薯,堆成小山高,满满当当放在张成面前。

张成笑眯眯地让人分出一部分,等着勋贵们回南京,送这些给他们当伴手礼。

别看红薯五千斤一亩,在这当口还礼轻情意重呢!

老朱他们年轻时,也是弄庄稼的一把好手。

可面对这么大一块试验田,愣是忙了大半个时辰才给全部收完。

这回,轮到多年不曾这么劳累过的勋贵们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了。

“好家伙,五千斤一亩,真不是吹的啊!”

郭英累得脸色通红,心情却是十分愉悦的。

望着这丰收的大堆粮食,心里那个美。

“往后我们再打北元军,有这玩意儿充军粮,还愁吃垮户部?”

“哈哈哈,到时候让咱们手下的儿郎,个个在家中种点红薯晒成干带上,就足够荡平北元残部!”

李善长和宋濂也累得呼喘。

虽不能开口言语,也纷纷含笑点头。

有次神物为主粮,国家仓廪富足,大明何愁不能大兴!?

忙过之后,待喘匀了气,这帮勋贵们和马皇后,终于有空问起红薯的来历。

“老四啊,你可知这红薯到底是何人研究出来的?”

“没错,这么丰产的作物,以前咱们怎么都没听说过?”

“淮西一带,据我所知应该是没有的。”

“老夫的家乡也从未听说过!”

……

听着这些开国勋老纷纷提问,朱棣一时说不上来,急忙求救地看向张成。

张成咳嗽一声,可不敢邀功。

毕竟是刷任务系统奖励的种子,而且还是后世改良后的高产种。

总不能说,这是农业的老教授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吧?

老师一回避,朱棣苦笑不已。

都这时候了,老师还死道友不死贫道。

虽然老师想低调,可他却不希望老师这么厉害的人物埋没在凤阳。

朱棣笑了笑,直接说道:“这些红薯,都是老师一手弄出来的。”

“我也不过是拜在他门下学习农业。”

“至于目前,我还接触不到育种,尚在研究如何利用土地增产。”

朱棣说得轻描淡写。

但在老朱和勋贵们听来,却不亚于一道惊雷!

霎时,众人倒吸一口气。

“五千斤一亩的产量你们还不满意?”

“都这样,还想着怎么增产!?”

就连马皇后都拍了拍胸口。

“我的儿啊,你可得小心过犹不及。”

“毕竟老天爷赐下的宝贝,咱若是太贪心,叫老天爷看着不满给收回去咋办?”

这话说的虽简朴,但话糙理不糙。

老朱也是这么想的。

“要我说,你们干脆别瞎折腾了,直接育完种发往大明各地。”

“到时候咱……咳,皇帝亲自下令,面向全国推行,这不全大明的百姓都得感激你。”

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啊!

此刻,不止是张成笑了。

朱棣这几天发奋苦读,钻研了好几部农书之后,才懂得许多种地方面的知识。

“爹,这您可想错了。”

“古时候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这每个地方风土地质不同,再高产的种子发下去也不一定管用。”

朱棣学着老师的样子,笑眯眯的直接开讲。

那副严肃而端正的样子,叫老朱、马皇后和一众勋贵们不由自主正襟危坐,连忙认真听讲。

如此一幕,叫张成看得不禁莞尔。

朱小四还真是会活学活用,如今都能给大明最强开国天团讲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