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尝做后娘的滋味!”这个后老太太当然说到做到了。
在当时那个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男婚女嫁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如果父母不为你做主,作为女儿,自己是嫁不出去的。
长贤早都过了婚嫁的年龄,但没有人为她做主,再加上她也确实放心不下她的小弟弟,她怕他们受欺负,她要看着他们长大,她才能放心,这一拖就是十多年。
不知不觉中,她的小弟弟一年一年长大了,当年的那群小淘气,变成了一个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长贤的心里很是欣慰。后来,几个弟弟先后离开了这个家,告别了姐姐到外面去求学谋生,闯荡世界去了。长贤为他们能够有出息有抱负而非常高兴。她在心里默默地告慰天国里的母亲:“妈妈,你看见了吧,我和弟弟都已经长大成人。你可以安心了。”然而,当她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却早已青春不在,人老珠黄了,她已经二十八岁,在那个时代,象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嫁了。
好像到了这个时候,后老太太才忽然想起了她,她觉得应该把她嫁出去了,省得在家里碍事,还老是跟她作对。于是,她迫不及待的串通了媒人吴老四。
有一天早饭刚过,老太太派人叫长贤到她的屋子去一趟,说有事和她商量。长贤如约来到后老太太的房间,只见她盘腿坐在炕头上,嘴里叼着大烟袋正吧嗒吧嗒的吸着。见长贤进来,一反往日总是板着的那张大长脸,皮笑肉不笑的说:“贤,来了,坐这儿。”她拍了拍炕沿。长贤冷眼瞅了她一下说“不用,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我还要洗衣服呢。”“哎呀,看你,着什么急,坐下来,妈有话要跟你商量。”说完,吐了一圈烟,接着慢条斯理的说道:“贤啊,你呢也老大不小了,妈可是为你着急呀,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妈总不能老把你留在家里养你一辈子呀。”“我不用你养活,我会自己养蚕挣钱。”长贤没好气的回了她一句。“哎呀,傻闺女,女人总要嫁人的,妈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为你选了个好人家,你就嫁过去吧,这个人挺不错的还有手艺…...长贤没吱声,她早有了思想准备,她根本就不相信这后老太太会有什么好心眼,会真的为她着想,便扭头又想走。老太太立刻叫住了她:“先别走哇,听我把话说完。”接着后老太太继续说:“这个人离咱家也不远,过了九湾河就快到了,他姓石,是个木匠,手艺挺不错的,你跟了他不会吃苦的,听说人也挺老实的。就是岁数大了点,不过这不要紧,岁数大知道疼你。他有三个孩子,二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些都算什么呀,你想,你都这个年龄了,妈上哪去给你找没有孩子的主啊!”老太太滔滔不绝一口气说个没完。长贤全明白了,这老太太果真是要报复她了,她是存心让她去做后娘的!后老太太后面又说了些什么,长贤一句也没听见,她心里只有愤怒了。她知道反抗是没有用的,后老太太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她也不想争辩,她只想尽快离开这里。后老太太看看她的表情,有点不耐烦了,提高了嗓门说:“怎么,不高兴?我会骗你不成?”接着又缓和了一下语调说:“听话吧,啊,妈也是为你好哇,我看,咱就这样定了吧,我会派人前去提亲。再选个好日子,等你爹回来,就把事办了。”他的话又霸道又强硬,没有半点余地。这哪是商量,分明就是下命令!他真想把她往火坑里推呀!长贤气得差点晕过去。
长贤平日里总爱跟哥哥嫂子闲聊,有什么心思也愿意说给他们听。现在无助的她只能向哥哥嫂子哭诉一番,宣泄一下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她似乎觉得心里面舒服了一些。倔强的她使劲咬了咬牙,一字一句的说:“这个事你们谁也别管了,你们也管不了,也不用为我担心,我自有打算,我豁出去了,就算是个火坑我也去跳!大不了一死了之。”
再看那个后老太太,动作还真是够快的,没过多久,她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连日子都定下来了。
这天,老爷喜滋滋的从外地赶来回来操办女儿的婚事。按当时的习俗,男方迎亲的花轿要在头一天来到女方家里,住一夜,第二天才能迎娶新娘上轿回家,这叫“走轿”这天也是新娘家招待宾客的日子,家里家外很热闹。前来贺喜的人很多,老爷忙碌而热情的接待着前来的客人。
长贤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心乱如麻,她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嫂子们在帮她收拾衣物。这时忽听一阵吹吹打打的锣鼓声,一乘花轿吱的一声停在了大门口。家里的人马上迎上前去,原来是新郎驾到了。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走下轿来,在来人的指引下缓步向上院走来。他身穿黑色布衣布裤,头戴一顶毡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