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一批菌子卖完,事情步入正轨,薛蕙也该回去了。
不过,这一次她不打算空手回去,那马车多浪费。
她打算带一些云西府的商品回去。
比如布料,宜春的布料样式陈旧,多是从府城淘汰下来的旧品,颜色不算好看,种类也不多。
府城就不一样了,天下好物云集,那些布料顺滑,颜色鲜艳亮丽,看着就好看。
还有茶叶,香料,这些东西在宜春县供不应求。
一大早,小院门口就蹲了人。
薛蕙还没来得及去采买,许多人找上门来。
这些人都是酒楼采购,饭馆采购,大家族采购,就连吴叔也来了,昨天他也没买着。
他们也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个都是人精,跟薛蕙打听着下一批菌子的时间,话里话外抬着背后的人给薛蕙施压。
吴叔自然不必说了,背后是府衙。
还有那大家族的采购,姓杨,这杨家在云西扎根百年,是云西响当当的世家,杨家老太君是前朝公主,高门贵胄。
杨家与常家还不一样,常家世代经商,哪怕是皇商,说穿了也就是个商人,况且常家上辈没落,靠着这一辈常玉树才起来,常家本家在云西,皇帝怕他们跟云西王有勾连,不敢叫常家当皇商。
杨家呢,祖辈都有官职在身,前朝时还出了几个阁老,现在子弟也有能耐。
改朝换代之后杨家子弟退居云西,韬光养晦。
本朝建立时间不长,前朝余威犹在,又是在云西,皇帝奈何不了杨家。
这杨家也知退守只会叫自己陷入颓势,积极谋求另一条路,与云西王走得很近,据说要跟云西王联姻呢。
杨采购面上和气,但说话带着软刀子,言下之意是老太君夫人小姐们爱吃这菌子,薛蕙给他们家送菌子,是她的荣幸。
往常那些菜贩子,能往杨家送东西,都是感恩戴德地亲自送上门。
薛蕙这倒好,还得采购去排队,结果去的晚了些还没买着。
薛蕙也知,她现在就是一个卖菌子的商人而已,这些人都不好得罪,如实报上了下一批菌子的时间。
下一批菌子数量多翻倍,第四菇房的菌子也到时候采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