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京都武林长卷——形意游侠录 > 默认卷(ZC) 第二十八回 少林寺芗斋遇隐者 千佛殿行林数观音

默认卷(ZC) 第二十八回 少林寺芗斋遇隐者 千佛殿行林数观音

,看了看王芗斋,又吟道:“岩壑深螟入翠微,少林金碧雾烟霏。五峰屏簇禅庵小,万仞天开佛日辉。闻说九年空面壁,得逢二祖便传衣。千秋少室山灵在,曾见先师只履归。”

王芗斋又对道:“清昼人门春翠微,坐深檐溜柳烟霏。泉声流过禅庵小,云气堂生佛日辉。入夜萧条空面壁,翻阶滴沥滞游衣。今朝但有书香在,何叹先书不复归?”

那高僧听毕,高兴地说道:“果然不愧是文武双才的郭云深大师的弟子,来,快入座。”

王芗斋甚觉纳闷,心想:他怎么我的来历,真是跷蹊。他坐在旁边一个木椅上,僧人递过龙井香茶。

高僧道:“我便是少林寺的住持行林。”王芗斋起身作了一揖:“拜见高僧。”

行林禅师道:“快请入座,想当年我与你师父情同手足:芗斋,我知你求艺心切,你已掌握形意门的绝技,又想博学多闻,兼收并蓄,日后定能成为一代宗师。”

王芗斋听了十分奇怪,这位行林禅师真是神通,他怎么会唤出我的名字?又如何通晓我的志向。古人云,事情先知的是诸葛亮,事到方知的是周瑜,事后才知的是曹操,事后还不知的是蒋干,莫非这位禅师是当今的诸葛亮。王芗斋细观禅师,他器宇轩昂,胸襟秀丽,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收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格清健,如摇地老虎座上。

行林禅师又道:“芗斋,你要汲取少林拳法,必须先了解少林寺和少林拳的历史,让我说给你听:北魏考文帝元宏时,有一位名叫跋陀的西域僧人,跟随魏孝文帝多年,魏孝文帝为他在京都修建了美丽的寺院,但是,跋陀喜爱幽静的山林,常常往来于嵩洛之间。于是,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又下令在河南少室山为他建造了这座少林寺,少林者,少室之林也。跋陀在少林寺传授小乘宗佛教,讲经说法,各地慕名前来求法者络绎不绝。可是后来少林寺又为另一派佛教势力占领,这一派就是达摩始创的新禅法,达摩是北魏时期第二个来到少林寺的印度和尚,被后代禅门奉为神宗的初祖。达摩禅的特点是壁观,即让人们面对着墙壁静坐,心里什么也不要想,这样就可以修炼得道。在理论上依据的是南天竺一乘宗,即大乘空宗。据说,达摩在少林寺后的一个山洞中面壁苦修了九年,后来把衣钵法器传给了一个中国僧人神光。神光又名僧可,法名慧可,被禅门尊为二祖。由于当时北京新于禅法的激烈斗争,达摩与慧可的新禅法受到旧禅法的激烈反对。达摩生前几次遇毒,最后死于洛滨。慧可在达摩去世后,北上游化,在邺都遭到教敌的暗害,断臂南遁,险然丧命。隋文帝杨坚信佛,他帮助奠定了少林寺的地位,唐初时,在寺院几次遭到焚毁的情况下,地内组建了僧兵,而在此时,率领十二棍僧救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昙宗和尚被朝延封为大将军。明嘉靖年间,少林寺月空和尚率领三十多位僧人开卦淞江一带抗击倭寇,后来全部壮烈牺牲……”

说到这里,行林禅师显得有些激动,他徐徐起身,带王芗斋出了方丈院,来到高台之上,这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北朝鲜殿式殿宇,名叫立雪亭,又名达摩殿。二人走进殿内,王芗斋见那正中佛龛内供着铜质达摩像,边立者为二祖慧可。神龛上有清乾隆皇帝的御书“雪印心珠”的一方横匾。

行林禅师说:“少林拳的创始人是达摩高僧。他终日默坐参禅,栖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受毒蛇猛兽的威胁。因此,他便根据虎跃、猴攀、鸟飞、蛇葡等动物,编成拳术,嵌在石壁之中,用以健身、防身,从而开创了少林僧众练武之风。少林派拳术的基本套路达摩十八手、心意拳等,就是达摩大师首创。”

行林禅师指着慧可的铜像道:“这位中国僧人当初昌雪向达摩求法,达摩却不理睬,慧可直立不动;一夜过后,大雪没膝,达摩仍不肯收他做弟子。慧可便用利刃自断左臂,献给达摩,达摩这才答应收人为徒。”

王芗斋恭恭敬敬对慧可作了一揖,叹道:“慧可精神可嘉可佩!”

立雪房北是少林寺内最大的千佛殿,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台三面筑有石级踏道和石雕望柱栏杆,正面踏道中有浮雕云龙莲鹤图案的陛石。二人走进千佛殿,南面三间格扇门,中门上悬“西方圣人”竖匾。殿中有一佛台木龛,内供铜毗卢佛,东山墙下供着白玉石的“南无阿弥陀佛”。两壁下有达摩像。殿内东、西、北三壁有连为一体的“五百罗汉朝毗卢”的大型彩色壁画。这些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王芗斋问:“这罗汉和毗卢佛是什么意思?”

行林禅师道:“释伽牟尼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