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你和那些好时光,总有一天会相遇 > 默认卷(ZC) §8 我的朋友很少,还好其中有你

默认卷(ZC) §8 我的朋友很少,还好其中有你

,我相信,我们是同类,虽然我们看上去那么不同。而晓茶笑说,我之所以跟你说那么多不能告知他人的秘密,是因为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也不是个好东西!

不是就不是吧,我们的确都爱折腾,不小心就把自己弄到边缘人的身份。

晓茶的理想是赚足够多的钱供父母颐养天年,然后开着车,听着音乐,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看海。而我的理想是有一间自己的小屋,在旁边种满桃花,和一群朋友整日饮酒写诗。亲爱的,我不知道它有没有实现的那一天。

我们总在线上聊天,确切地说,更多是我在说,晓茶就像我的树洞。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她描述我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看过的某部印象深刻的书,多年前错过的某个清俊少年,因下雨而伤感的某个黄昏,诸如此类。

有时候晓茶忙得要死,就回复我一个“嗯”“哦”之类的,但我并不在乎,因为我知道,我并不是在对着一头牛弹琴,我所说的,她都明白。

晓茶对我的评价是:你这个人,虽然自私,倒也坦白;虽然黏人,但也有可爱之处,而且看多了还觉得样子蛮好看的。

我认为,这是至今为止我收到的最好的溢美之辞。

晓茶自称除了钱啥都不爱,却能拿出最后一百块请我喝酒。她平常很寡言,只在喝得薄醉时才会声若洪钟滔滔不绝。摸清楚了这一点后,我常常在下班后提几罐啤酒去她的小屋。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不去,她就会给我发短信说,很想念你的啤酒。

为了对得起我拎上门的啤酒,晓茶会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某次她喝醉后曾夸自己是女版刘仪伟,会烧一百零八道风味各异的菜。事实上,我每次去的时候,她招待我的都是东北风味的一锅炖,猪尾骨里脊肉海带豆笋什么的都往锅里放,开着文火慢慢地炖着,没有一点儿技术含量,所幸味道还不错。

我们曾经闹翻过很多次。

成年人闹翻自然不可能剑拔弩张,说起来都是些小小的嫌隙。

有一次,我有事找她,打了几个电话她都没接,后来接了,劈头就是:“我在睡觉呢,别烦我。”

我一个月没理她。

还有一次,我批评她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写新闻稿。

她足足半年没理我。

可是不管怎么样,那些嫌隙没有拆散我们,反而让我们的友谊变得更有韧性。人和人就是这样的,大部分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沙上,风一吹就散了,但是有极个别的人,被吹散之后又会向彼此靠拢,因为他们知道,以后再难找到这样的朋友。

我三十一岁生日的时候,她认真地对我说:“年纪也不小了,好好写啊,一定要写出对得起自己的作品来啊。”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默默地写着,几乎没有什么读者。可是我的每一篇文章她都会看,她说我越写越好了,她都成了我的忠实粉丝了。我在这里并不受重视,可是她总是不遗余力地推介我。不止一个人对我说,你们同事晓茶特别推崇你啊,说你是你们单位最有才华的人。

我为自己还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感到羞愧。

晓茶比我大九岁。二十出头的时候写先锋小说,在老家小有名气。

经历了很多事,身上的锋芒还是没有磨去。一开始她进这个单位时,把单位的领导敷衍得很好,领导们都很器重她,过了两三年后,她不耐烦敷衍下去了,于是开始走消极反抗的路线。

我们都是这里的边缘人。她是主动的,我是被动的。对于她这种行为,我曾经很不理解,甚至不以为然过,要过了很久我才明白,能够自甘被边缘是件多么需要勇气的事。

同事们有时会背着她说一些关于她的是非,我每次听了都特别愤怒,马上跳起来反驳,不过我从来没在她面前说过这些非议,因为我知道,别看她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内心其实和我一样脆弱。

有次吃饭时,我们共同的一个朋友忍不住说起了有个同事在会议上说她如何如何之类的话。吃完饭后,我对这个朋友说,以后有这样的事,放在心里就好,别告诉她,不要让她难过。

她三十岁后基本不再写东西了,我曾经指责她荒废得太久。后来想想,不写也没什么,只要她开心就好。可是我知道她内心深处一直是有遗憾的,只是她过于自保,不愿意再在小说里去坦露自己的内心。我希望她有一天能够勇敢一点儿,我更希望这种勇敢不会给她带来什么伤害。

读初中时看亦舒的《流金时代》,蒋南荪这么评价她和朱锁锁的友谊:“我得意时,她不妒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