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你和那些好时光,总有一天会相遇 > 默认卷(ZC) §8 我的朋友很少,还好其中有你

默认卷(ZC) §8 我的朋友很少,还好其中有你

当一个女人生了小孩之后,有一天深夜独坐,想找个人出来聊聊,这个时候多半会发现,她所有的朋友都“死”了。

曾经的朋友们也许还活着,可是已经与你的生活毫不相干。

你看着她们在朋友圈里晒美食、晒旅行、晒亲密合影,看着她们互相点赞互相@对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已经被所有人集体淘汰出局。

没错,这个女人就是我。

对于热热闹闹团结活泼的集体生活来说,我好像永远都是个局外人,尤其在生了小孩后的一段时间里,那种被世界遗弃的感觉特别强烈。

刘瑜说,孤独不算是件事儿。这是真的吗?如果说孤独不是一件事儿,为什么那么多人忙着组饭局?那么多人急着交朋友?那么多人习惯身边有人陪伴?孤独也许并不可耻,但孤独无论如何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

在人的所有情感中,唯有友情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人品。得不到亲情,可以怪父母不负责任;得不到爱情,可以抱怨运气不好;得不到友情的话,你除了怨自己还能怨谁?我们需要朋友,因为我们需要认同,谁也不想被社会抛弃。一个没什么朋友的人,毫无疑问是人生的loser。

多么遗憾,我就是一个没什么朋友的人。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忽然想起要数一数我有多少朋友,不是工作伙伴,不是老同学,也不是办公室同事,你们懂的。数完后我悲哀地发现,我的朋友用一只手就数完了,如果再挑剔点的话,很可能一只手的数还不到。

我把数数结果发到朋友圈里,有那么几个人留言安慰我,其实我发这条微信的目的并不是求安慰,我只是想晒一下我有多孤单罢了。有些事情,自己说出来总比别人戳破要好一些。

在稀薄的安慰声里,有个人留言说:“要那么多朋友干吗,喂了杀了吃吗?”

一句话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是的,干吗这么感伤呢,就算我所有的朋友都消失了,这个家伙还在呢,尽管她老是说着恶狠狠的怪话,老是拿我开玩笑,尽管我们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上一面,但是我能够确凿无疑地肯定,她就是我的朋友。

我的熟人很多,我的朋友很少,幸运的是,很少很少的朋友中,有她这样一个朋友。

古人说“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有的人认识了一辈子,彼此间仍然毫不了解。但有的人却仅仅是停车相问(倾盖即指停车)的那一瞬间,灵魂和灵魂之间已猝不及防地打了个照面。

我和晓茶亦如此。叫她晓茶,是因为有一种烟名“茶花”,盒上书着两句诗:“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因为这两句诗,我叫她晓茶。

晓茶长得中性。我第一天来到这个南方小城时,适逢她高升往11楼做编辑,先前使用的那台电脑便转手给我了。那时的晓茶头大脸圆,顶着一头蓬松而凌乱的短发,活脱脱一副小狮子的可爱憨态。

中性模样的人显年轻。刚见晓茶,我以为她不过是二十如许,后来她透露自己已有十年从业经历,我不禁大跌眼镜。

晓茶和我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人。我向来是太把自己当女人,和人说话未语就有三分娇。晓茶是个对性别定位比较模糊的人,熟了之后,我开玩笑说你怎么打扮得这么中性啊。当时晓茶身着一紧身黑色纱衣,一听我这话反驳道:难道这衣服不女性化吗?我细看,的确,这衣裳分明是性感妩媚路线啊,可穿在她身上,怎么妩媚就转成了飒爽呢?

我对晓茶是一见面就颇有好感的,刚进单位特无助,所以老在QQ上缠着她问这问那。晓茶为人温厚,我问三个问题她好歹也回答一个。其实那时候她特烦我,私底下和同事说,这个人哪有那么多问题啊!干脆改名叫十万个为什么算了。

晓茶是副刊编辑,而我爱好写字,经常在她的版面上发东西。虽如此,晓茶最看不得我的情感类散文小说。她直白地说:你的小说跟你的人一样,就两个字,拧巴!

也就晓茶能这样直言不讳吧,我倒并不气,因为她的真诚。

晓茶通读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却搞不清杜丽娘和杜十娘有何区别;我则只对古典味浓的小说感兴趣,所谓世界名著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晓茶的文字充满了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和反讽,语言尖锐、思想现代;我却只爱通俗文学,对亦舒之类津津乐道,用晓茶的话来说就是尚停留在感官层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互相懂得。

人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吧,所以,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气场对的人。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了晓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