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食物最健康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如果长期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患上坏血病。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活了91岁,他的饮食相当简单,但很合理。他最爱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从来不吃肉食。他多次修改食谱,将脂肪含量很高的肉食去掉,换上自己爱吃的青菜。酒也喝得较少,从不贪杯。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地保护了他的心血管系统。
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胃癌发病率较低,与当地居民多吃蔬菜水果有明显关系。近几年北京居民的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也与居民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量明显增多有关。
欧洲学者发现,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显著改善肺脏功能。研究发现,呼吸功能特别好的人与常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关。
这项研究结果也可以从各国的不同饮食来解释:意大利人从水果中获得大量维生素C,而荷兰人和芬兰人则分别从西红柿和浆果里获得这些维生素。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如果长期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患上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容易出血形成淤斑,就是俗称的乌青块。另外,维生素C缺乏也会导致牙龈出血。
英国科学家指出,如果减少肉食而多吃蔬菜和水果,癌症发病率可降低40%。
小贴士
如何鉴别食物的新鲜度
肉类。看颜色:肉色发暗,脂肪缺乏光泽;试手感:外表干燥或黏手,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或不能完全恢复;闻异味:有氨味或酸味,甚至有臭味。发现上述现象就表明肉类不新鲜或发生了变质腐败。如果发现猪肉色较深、肉色鲜亮,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层非常薄,很可能是使用过“瘦肉精”的猪肉。
不新鲜的鱼可在五个部位出现变化:体表发暗无光泽;鳞片不完整,易脱落;鱼鳃颜色暗红,有腥臭,腮丝粘连;肌肉松弛,弹性差。
微生物的污染可使鸡蛋、鸭蛋等禽蛋发生变质腐败,变质禽蛋可出现五种改变:蛋白质分解,导致蛋黄移位,形成“贴壳蛋”;蛋黄膜分解,形成“散黄蛋”;继续腐败,蛋清和蛋黄混为一体,成为“浑汤蛋”;蛋白质进一步被细菌破坏,分解形成硫化氢,形成“臭鸡蛋”;真菌在蛋壳内壁和蛋膜上生长繁殖,形成暗色斑点,成为“黑鸡蛋”。
乳类食物可从色泽、气味、形状等方面鉴别是否变质。如果发现有异味、沉淀或凝块出现,或乱中混杂黏稠物,应当丢弃。酸奶表面生霉、有气泡和有大量乳清析出时也不得食用。
蔬菜和水果大多颜色鲜艳,含水量较高,放置太久则可引起颜色和形态改变。水分减少:果皮或蔬莱表面发皱,整体发蔫;颜色变化:绿色蔬菜可变成黄色,有些水果的颜色变暗、变淡;质地变化:水果和蔬莱出现软化、发黏,有汁液渗出甚至果体或叶腐烂。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成年人每天应吃500克以上的蔬菜,其中青菜应占总量的一半。
我们常常说合理膳食有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其中的“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日进食5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
在江苏南京一带流行着这样一句健康谚语:“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青菜属于蔬菜中的绿叶类,色泽明亮、鲜嫩味美,是蔬菜中的首选。
春季的青菜,味略淡而鲜,维生素含量丰富,含水量也特别高。夏秋季节的青菜味略苦,富含去暑降温作用的物质,有降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等作用。冬季的青菜略带甜味,这是由于冬天没有强烈的阳光照射,含水量相对减少,淀粉类物质转化成了麦芽糖,所以味甜。
营养学家指出:成年人每天应吃500克以上的蔬菜,其中青菜应占总量的一半。青菜同油菜、柿子椒等一样,富含维生素C,所以应多吃。青菜中的维生素C还能阻断亚硝酸盐合成致癌物亚硝胺。
多吃青菜还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对高血压及失眠者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青菜能阻止糖类转化成脂肪,这对肥胖者有益。青菜还有润肠效果,建议便秘的人多吃。
青菜富含钾元素,对胰脏和唾液腺的正常工作有益。
糖尿病患者的胰脏失去了控制血糖量的功能,而胰脏的化学元素主要是钾,所以含钾丰富的青菜对糖尿病患者有特殊价值。
青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有机酸和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