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一个人的远行 > 默认卷(ZC) §

默认卷(ZC) §

地,我改变了看法,因为那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从一开始就不好玩。

还在当药剂师期间,张可就开始了她的军事研究。她当了八年药剂师,就读了八年的兵书。女药剂师嗜读兵书,当时成了一个奇闻。那些兵书仅看书名我都觉得枯燥,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约米尼的《战争艺术》、富勒的《西洋军事史》等等,而她竟然啃了近两千册,光是摘抄的笔记就有八十万字!还不仅仅是读,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日读万言书,夜写千字文”。读了之后她就开始写了,陆陆续续发表了数篇军事论文。最让人吃惊的是,在她二十八岁那年,她完成了一部军事理论著作《西方军事思想史概论》,足足三十二万字!

我想讲一个细节来说明张可的付出。就在当药剂师的那些年,她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她自己规定的)读完那些生涩的兵书而又不影响本职工作,就利用每一个晚上和周末来学习。又为了不影响同屋的人休息,她就在药房里搭一张行军床。八年时间里,她竟然每个晚上都用来读书了。她本是一个很喜欢看电视的人,喜欢看外国电影也喜欢看音乐舞蹈。她母亲知道这一点,就买了一个电视机送到她的单位上。但张可为了管住自己,竟然把新电视封存在别人那儿,不开箱。等数年后她完成了那本著作再取出电视机时,发现电视机已经坏了。

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想我肯定是做不到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为哪件事,包括写作,下过这么大的功夫。所以有人说张可走到今天是运气好,我怎么也不能同意。

但这仅仅是开始。八年后,张可凭着她的著作和论文,也凭着她的痴心和热情,成为野战部队的一个作战参谋——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女作战参谋。

当参谋和自己闷在屋子里搞研究又不同了,那得动手,得有两下子。刚开始她打军体拳时声音如蚊子,跑越野也跟不上趟儿,男参谋们自然有话说了,话是现成的:整个一个花拳绣腿。温和一点儿的就说张可你可真是选错了行。张可笑笑,她从不用嘴巴反驳别人。她就是下狠劲儿去改变。三个月参谋集训结束时,她这个惟一的女参谋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受到师里的通报表扬。

靠什么?

接下来她带着女子射击队去参加大比武,她用自己的招数训练女兵也训练自己,正式比赛时,自己拿了个手枪25米冠军和50米第三名,团体拿了个第一。

又靠什么?

我想起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仅有热爱是不够的。

光靠运气更是不行。

当我渐渐了解了张可这些经历后,我就想,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女人,她在军事上的确有才能,或者说有天赋。偶尔我问她一些军事问题,她就会滔滔不绝,也不管是否对牛弹琴。从她那激昂的语气里你完全能感觉到她的那种热爱。倘若她是一个男性,那么毫无疑问,一定会成为一个顶呱呱叫的军官,可她毕竟是个女性。这就让她的道路成为我,也成为世人所关注的路。

数天后我又在野战村见了到张可,一见之下我有些吃惊,怎么几天不见她就憔悴了,甚至有些蓬头垢面。我问她是不是很忙?她笑着说已经熬了三个晚上了,每天都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正在写这次演习的解说词呢。

难怪。我捋了捋她的头发,笑着说,你该洗头了,头发都打结了。她爱惜地摸了摸,说可不是,但没有时间啊,再等等吧,最多两天,等任务完成了,我们就一起去县城洗澡。我知道张可参加演习和我们完全是两回事。我们是旁观者,她则身在其中。加上她的性格,总是很投入。据说她刚当副团长那年就赶上了一次大演习。那次演习她发挥得很出色,主动向团里建议增加演习中的高技术作战背景,还提出了将传统的练兵方法和高技术条件下的练兵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想法,并在演习中带领官兵大胆采用抗敌高技术兵器,摸索出了高寒山地进攻作战的新战法,其良好效果受到了总部机关的表扬。

当然也有小花絮。听团里一位领导说,张可在演习阵地上依然保持着女人爱干净的天性。指挥部的帐篷让她收拾得干干净净,还铺上了地板胶。但大老爷们儿哪儿顾得了那么多,常常踩着两脚泥巴就进来了。张可就堵在门口,要求他们换了拖鞋再进去。

我问张可是否有此事。张可说,当然。能保持一个好的环境干吗不保持?我说那他们配合吗?张可笑了,说他们嘀嘀咕咕的,但还是换了。

还有一朵大花絮呢。刚进入演习场地那天下大雨,张可和几个团领导一起指挥坦克往指定地点集结。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