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们一直通信,直到他大学毕业。
最近这些年,出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多是坐飞机,旅途上的劳顿减少了许多。当然乐趣也减少了许多。我坐飞机几乎没有过愉快的经历。即使是飞机延误,一个人在机场呆数小时乃至过夜,大家也都是各自为政,绝不会有火车上那种临时家庭的气氛。飞机上,大家都闭目养神,或吃喝一通,就各奔东西了。想想也是,坐飞机本来就是为了赶时间嘛,哪有心思闲聊?对于快节奏的生活来说,显然是飞机好;但对于出门旅行来说,恐怕还是火车更有味道。
工作后成了家,然后有了孩子。孩子九个月时,我忽然感到一阵恐慌,因为我发现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出门了。当时正好有家刊物约我写一篇报告文学,要去北京采访,我一口就答应下来。虽然收拾行李时眼泪不住地往下掉,舍不得小儿子,但我还是毅然地走掉了。有种直觉告诉我,再不出门的话,自己会陷进繁琐的生活中无力自拔。我很怕那样。
于是我又一次次地走,一次次地回来。儿子就在我的一次次离别和重逢中渐渐长大。还在他两岁时,我出差去西藏。我让一个要好的女友抽空去看他。女友领着我的小儿子逛街,问他想不想妈妈?他说想。女友就不满地说,你妈也真是的,出什么差嘛,是我们乖儿子重要还是出差重要?不料儿子怯生生地回答说,出差重要。说得女友差点儿掉泪。
后来儿子对我说,妈妈,等我以后长大了你千万不要长小,这样我好和你一起出差。我心里有些酸,但丝毫没有打算放弃出门。再大一点时儿子给我讲了个故事,他说,从前有个臭人(这是我对他称呼),他的妈妈叫香人(这是他对我称呼),香人总是没完没了地出差。后来有一天,香人终于决定再也不出差了,臭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虽然听得哈哈大笑,但心里还是有些酸楚。看来自己喜欢出门,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然,我不以为这是坏事。甚至以我的成长经历看,我希望儿子也能从小习惯出门,习惯别离。现在,只要条件许可,我也开始带他出门。虽然他晕车很厉害,但我还是不断地给他灌输,一个人就是应当到处走,到处走才能长见识。如今他已走了不少地方,各种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坐过了。但他并不知足。有一回在外人面前他忽然抱怨说,我妈哪儿也不带我去,到目前为止(九岁),我只去过杭州、上海、南京、苏州、重庆……还有北京,说得在场的人无不大笑。
我时常想,等他长大成人后,一定会比我去的地方更多,走得更远。我为此提前开始骄傲,也提前开始思念。
199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