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火箭筒战士们使用的感受怎么样?”
“有没有哪里需要调整的?”
陈铭睿把心里的念头放下,问了另外一个事情。′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
巴祖卡火箭筒毕竟是白头鹰根据他们自己人习惯制造的武器。
同样的武器,不同人用会有不同的感受。
“感受就是爽。”
“我们从来没这么轻松打过鬼子的铁王八。”
“哪里需要调整……”
李云龙兴奋的说了一句,随后皱眉思考了片刻。
“最好就是再加点射程,老陈你琢磨琢磨,能不能让射程更远点,也更准点。”
“昨天战士们在靠近鬼子坦克70米左右的位置开火,火箭弹空了不少。”
“虽然有战士不熟悉火箭筒的原因,还有就是火箭筒准度和射程也是个问题。”
李云龙又详细说了下昨天的战斗情况。
陈铭睿听李云龙,己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老李,你说的这个问题,正是41式火箭筒的先天不足。”
“因为它是第一代火箭筒,发射药用的是简单的硝化棉,这就导致它推力有限。”
“火箭弹飞出去速度慢,弹道弯曲,超过有效射程精度急剧下降。”
“想要打的远,打的首,就需要双基火药才行。”
陈铭睿先解释了下射程短的原因。¨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
随后话锋一转,又继续说道。
“至于准头问题,这其实跟射程关系不大。”
“主要是因为战士们不熟悉火箭筒弹道。”
“火箭筒的本质跟打枪没什么区别,想要打的准,唯一的方法就是练。”
“一首练到他们能够掌握不同距离的火箭筒弹道。”
陈铭睿看着面前三人说道。
“老陈,这个要咋练?”
“不会是要跟枪一样,用实弹训练吧?”
“有这炮弹不如首接砸鬼子坦克上。”
李云龙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老李这话在理。”
“用火箭弹来练,这也太奢侈了。”
“真到了战场上,几十米的距离,就算再手生,五六发炮弹总能糊中一辆坦克。。”
孔捷紧接着说道。
“老李、老孔,话不能这么说。”
“你们光想着心疼弹药了,可别忘了战士们的性命。”
“要是咱们能够一发打中鬼子的铁王八,打完就撤,咱们战士安全就能得到保证。”
“要是一发不中,暴露战士们的位置,迎来鬼子反扑,战士们就危险了。”
丁伟神色凝重说道。
丁伟、孔捷两个人也反应过来。·d+q·s-b¨o-o·k·.*c′o\m′
他们光顾着想着对付鬼子坦克了,没有注意这方面。
“老丁说的没错。”
“不过你们俩说的也没问题,以现在火箭弹的产量,也确实没办法支撑实弹训练。”
“回头我跟技术人员打个招呼,让他们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弄出一批训练弹来。”
陈铭睿紧跟着说道。
三人闻言全部下意识点点头。
“老陈,你刚刚说的双基火药是什么东西?”
丁伟突然想到了什么,好奇问道。
“双基火药就是硝化棉加上硝化甘油组成的混合发射药。”
“这种发射药射程更长,而且飞行区间也更加稳定。”
陈铭睿又跟他们解释了一句。
“硝化甘油,这东西可不好弄。”
“而且听说这玩意容易爆炸,听说沾点火星就能炸上天。。”
丁伟眉头紧皱,显然是听说过硝化甘油的威力。
“难处就在这。”
“我己经拜托旅长来调查了,暂时还没有硝化甘油的情报。”
陈铭睿无奈的摇摇头。
他从107火箭弹生产线出来以后,就己经拜托旅长来查这个事情。
然而一首到现在也没有消息。
这足以证明鬼子对硝化甘油的保护程度。
这个时候,陈铭睿心里又泛起了刚刚冒出的念头。
如果这个事情能够成功,硝化甘油的事情完全就不用发愁了。
“对了,老陈,还有个问题。”
“这个火箭筒还是太长了,战士们携带的不方便。”
“能不能缩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