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被封锁,只能用中草药代替..."
李云龙拿起清单看了看:蒲公英代替消炎药,白芨粉止血,麻黄缓解哮喘...字迹工整,每种草药都配了简易插图。
"你画的?"
林静点点头:"想着给各村卫生员培训用...咳咳...现在药品太缺了,昨天有个伤员因感染截了肢,如果盘尼西林..."
她的话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瘦弱的身体蜷缩成一团。李云龙连忙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却不小心碰倒了那本《本草纲目》,露出下面压着的纸——是一张设计图,画着可移动的野战医院车厢,有手术室、药房和病床区。
"这是..."
林静有些窘迫:"胡思乱想罢了...咳咳...我看缴获的德军手册里有野战医院设计,就想能不能用马车改造..."
"妙极了!"李云龙仔细端详图纸,"老周那儿有批缴获的卡车底盘,正好用上!"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我要带人去打伏击,听说鬼子有批医疗物资要运往前线..."
"太危险了!"林静脱口而出,随即又咳嗽起来,"据点守备森严...咳咳..."
李云龙咧嘴一笑:"放心,老子从不打没把握的仗。"他犹豫片刻,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这个...送你。"
林静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枚精致的铜哨子,上面刻着"救死扶伤"西个小字。
"哨音传得远,"李云龙不自在地搓着手,"万一有情况,吹响它,警卫排马上就到。"
林静握紧哨子,眼圈微微发红:"谢谢...我会好好用它。"
第二天黎明,李云龙带着特战队出发了。他们潜伏在日军运输队必经的山路上,耐心等待。中午时分,十二辆卡车在前后各一辆装甲车的护卫下缓缓驶来。
"记住,只打护卫,别伤卡车!"李云龙低声命令,"那里面全是药品!"
战斗干净利落。特战队先用"飞天炮"炸毁前后装甲车,然后集中火力消灭护卫的日军。不到十分钟,运输队就束手就擒。战士们掀开卡车篷布,欢呼起来——整箱的盘尼西林、磺胺、麻醉剂,还有手术器械和绷带!
"发财啦!"张大彪抱着箱药品又蹦又跳。
李云龙却保持着警惕:"抓紧搬运,鬼子援军很快会到!"他亲自扛起一箱盘尼西林,突然发现箱底贴着一张德文标签——这批药品竟然来自德国红十字会!
回根据地的路上,李云龙一首皱着眉头。赵刚得知后分析:"可能是日军截获的国际援助物资。德国虽然和日本结盟,但民间组织未必支持这种行为。"
"管他哪来的,能救命就是好东西!"李云龙命令把所有药品送到医院,特别叮嘱给林静留两支止咳药。
药品的到来让野战医院焕然一新。林静组织医务人员连夜分类整理,建立起简易药房。第一批受益的是三个重伤感染的战士,注射盘尼西林后,高烧很快退了。
三天后,第一辆改装野战医院车也完工了。周厂长用卡车底盘加装木板车厢,里面分成三个隔间,车顶还能撑开帆布扩展空间。虽然简陋,但比帐篷强多了。
林静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带着医护人员把设备搬上车,反复调试手术台的稳定性。李云龙靠在门框上看她忙活,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李团长!"林静突然转身,差点撞上他,"您看,这里可以做简单手术...咳咳...那边放药柜..."
李云龙递给她一个小瓶:"试试这个。"
林静打开一看,是止咳药水:"这...太珍贵了!应该留给重伤员..."
"少废话,这是命令!"李云龙故意板着脸,"你要是倒下了,这医院车谁来管?"
林静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耳根却悄悄红了。
夜幕降临,李云龙在团部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忽然,一阵急促的哨声传来——是林静那枚铜哨!他抄起枪就往外冲,警卫员都跟不上。
医院车旁,哨声还在回荡。李云龙持枪冲进去,却看见林静好端端地站着,面前是个捂着肚子的小战士。
"报、报告团长..."小战士结结巴巴地说,"我肚子疼,林老师说要立即手术...让我吹哨练习紧急情况..."
李云龙长舒一口气,收起了枪:"吓老子一跳!"他看向林静,后者调皮地眨了眨眼,哪有平时文静的模样。
夜深了,李云龙提着马灯来查哨。医院车里还亮着灯,林静趴在药柜前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干粮。李云龙轻轻取下她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