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铁血征途:穿越烽火岁月 > 第28章 新团成立

第28章 新团成立

默着走了一段。赵刚忽然说:"师首长让我提醒你,注意团结友军。听说晋绥军有个团长到处告状,说你抢了他们装备。"

"放他娘的屁!"李云龙一蹦三尺高,"那是老子从鬼子手里......"话没说完,远处传来"轰"的爆炸声。两人脸色骤变,拔腿就往训练场跑。

原来是工兵班在试制新式地雷。煤油灯下,班长马有德正捧着个铁家伙傻笑:"团长,按您说的改进了引信,踩上三斤压力才炸!"李云龙接过这枚用铸铁锅改造成的反步兵雷,仔细检查了绊发装置,突然问:"试验过穿甲能力没有?"

"啥叫穿甲?"马有德一脸茫然。

李云龙捡起块钢板竖在二十米外,埋好地雷后示意众人退后。爆炸过后,钢板上密密麻麻嵌着上百颗铁砂。"这才像样!"他满意地拍拍满脸煤灰的马有德,"明天开始量产,每个村发十颗!"

第二天拂晓,全团吹响集结号。李云龙把新兵分成三组:一组跟老兵学射击,二组随工兵挖战壕,三组由赵刚带着学文化。他自己拎着根藤条,来回巡视训练场。

"胳膊肘夹紧!"他一藤条抽在新兵王栓柱胳膊上,"你当这是搂婆姨呢?"又踹了踹另一个新兵撅得太高的屁股,"鬼子专挑显眼的打!"转悠到炮兵阵地时,周卫国正带着人操练那两门宝贝迫击炮。

"报告团长,实弹射击准备完毕!"

李云龙眯眼看了看三百米外的白灰圈:"放!"

"嗵"的一声,炮弹却偏出老远,炸起团黑烟。周卫国额头沁出汗珠,赶紧调整标尺。第二发还是没中。李云龙推开他,亲自蹲到炮前,手指蘸唾沫试了试风向,突然把射角抬高两度。

"轰!"炮弹正中靶心。

新兵们看神一样望着团长。李云龙却黑着脸:"知道差在哪儿吗?晋西北海拔高,空气稀薄,弹道要比平原地区更弯曲!"说着掏出个小本子,"这是我总结的射表,各炮组抄三遍!"

中午开饭时,炊事班抬出十几桶杂粮粥。李云龙蹲在老兵堆里,边喝边传授战场经验:"......子弹打过来别闭眼,闭眼死得更快。要盯着枪口焰判断射手位置......"正说着,杨秀芹带着妇女们挑着担子来了。

"乡亲们凑的,给同志们加餐。"她揭开笼布,里头是黄澄澄的小米窝头。李云龙刚要伸手,赵刚突然拦住:"等等,妇救会同志吃了吗?"

杨秀芹绞着衣角:"俺们......俺们吃过了。"

李云龙把窝头掰开,发现里头掺着大量野菜。他二话不说走到新兵那桌,把几个正狼吞虎咽的小伙子拽起来:"吐出来!这是给伤员留的!"转头对杨秀芹吼道:"把乡亲们的口粮拿回去!"

妇女们红着眼圈走了。下午训练时,李云龙突然宣布加练武装越野。新兵们扛着沙袋跑得东倒西歪,却在路过村庄时愣住了——田埂上,妇救会的同志正帮烈属家抢收谷子,杨秀芹背上还背着个没爹的孩子。

当晚,李云龙把各连长叫到团部:"从明天起,每天抽一个连帮老乡干活。老子丢不起这人!"

十天后,根据地迎来首场考验。侦察兵报告,日军一个小队押送二十车粮食正往这边来。李云龙立即布置伏击:派一个班伪装成樵夫在必经之路上"砍柴",主力埋伏在两侧山坡。工兵班连夜在路面埋设地雷,引信连到三百米外的拉火绳上。

第二天晌午,鬼子车队果然出现了。打头的是辆三轮摩托,车斗里架着歪把子机枪。眼看摩托就要压上地雷,鬼子却突然停车——路边"砍柴"的战士暴露了手上拿枪的老茧。

"打!"李云龙当机立断。拉火绳一扯,头车底下爆起团火球。埋伏的机枪同时开火,把跳车的鬼子像割麦子一样扫倒。有个鬼子军曹刚举起指挥刀,就被周卫国一炮轰上了天。

战斗二十分钟结束。清点战利品时,李云龙发现个意外之喜——车队里居然有台柴油发电机!他亲自带人把机器抬回矿洞,又派侦察连去端了鬼子一个小据点,专门抢输油管。

半个月后,根据地亮起了第一盏电灯。当昏黄的灯泡在团部亮起时,参谋们吓得首往后退。李云龙却盯着灯丝出神,眼前闪过现代城市的霓虹。赵刚趁机给战士们讲起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的道理。

随着一次次胜仗,新一团名声大噪。周边县城的青年纷纷来投军,队伍很快突破千人。李云龙把有文化的编成教导队,由赵刚负责培训政工干部;体格好的分到侦察连,跟老兵学习渗透战术;剩下的编入各营,展开高强度训练。

这天清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