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多亏了你。"张大彪递来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喝口酒吧,我从白狗子军官身上摸来的。+墈,书¨君? .最¨芯*璋*结-庚,鑫.快,"
李云龙接过喝了一口,劣质白酒烧得喉咙火辣辣的。他打量着张大彪:三十岁上下,虎背熊腰,左脸颊有道疤,眼神却意外的清澈。
"大彪,你参军几年了?"
"五年了,"张大彪咧嘴一笑,"从鄂豫皖一路打过来的。要不是您当年在战场上把我从死人堆里背出来,我早见阎王去了。"
李云龙点点头,脑中浮现相关记忆——那是三年前的一次遭遇战,时任排长的李云龙救下了重伤的张大彪。
"都是革命同志,应该的。"李云龙拍拍张大彪的肩膀,心中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这个粗犷的汉子在未来将成为他最信任的战友。
王树声凑过来,递给李云龙半块黑乎乎的干粮:"老李,明天咱们往哪走?"
李云龙接过干粮,在脑中搜索记忆:"往西南,去和大部队会合。但得绕点路——前面有敌人封锁线。"
"你好像对敌情特别清楚?"王树声敏锐地问。
李云龙暗自警惕。作为现代军人,他习惯掌握全面情报后再行动,但这在1935年显得反常。
"首觉吧,"他轻描淡写地说,"白狗子的套路就那几样。"
夜深人静时,李云龙独自坐在洞口守夜。星空璀璨,银河如练,这是二十一世纪难得一见的美景。但此刻他无暇欣赏——他必须理清思路。
"我真的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长征时期的红军连长身上..."李云龙揉着太阳穴,"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回去?"
但更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如何带领这些战士完成长征?作为现代特种兵,他拥有超越时代的军事知识,但这远远不够——他需要完全融入这个时代,成为真正的"李云龙"。
第二天拂晓,部队继续前进。李云龙走在队伍最前面,警惕地观察西周。突然,他举手示意停止前进。
"有埋伏,"他低声说,"左侧山坡上有反光,可能是望远镜。"
王树声眯眼看了看:"我没发现异常啊。"
"相信我,"李云龙斩钉截铁,"一排向左迂回,二排向右,三排原地警戒。行动!"
事实证明李云龙的判断完全正确。当红军战士突然出现在埋伏的国民党军侧翼时,对方完全乱了阵脚。短暂交火后,敌人丢下几具尸体逃走了。
"神了!"张大彪满脸敬佩,"连长,您怎么发现的?"
"阳光角度,"李云龙解释道,"早晨的阳光照在镜片上会产生特定反光。以后你们也要注意这种细节。"
王树声若有所思地看着李云龙:"老李,你这些军事知识从哪学的?咱们红军可没教这些。"
李云龙早有准备:"小时候跟猎户学的。在山里打猎,不会观察环境早饿死了。"
这个解释勉强过关。但李云龙知道,随着时间推移,他展现的"异常能力"会越来越多,必须想个更合理的说法。
三天后,部队遭遇了最大危机——他们被国民党一个营包围在一处山谷中。敌人占据西周高地,火力凶猛。
"怎么办?"张大彪焦急地问,"硬冲肯定不行!"
李云龙仔细观察地形,突然眼前一亮:"有办法了!看到那条干涸的河床了吗?那是我们的生路。"
"河床?"王树声疑惑道,"那里毫无遮蔽,冲出去就是活靶子!"
"正因为如此,敌人不会重点防守,"李云龙解释道,"而且河床有弯曲,可以提供短暂掩护。我们分成三组,一组佯攻东面吸引火力,二组从河床突围,三组负责断后。"
计划大胆而冒险,但眼下别无选择。李云龙亲自率领二组冲锋。当敌人被东面的佯攻吸引时,他们悄然潜入河床。
"快!保持低姿!"李云龙低声催促。战士们猫着腰快速前进,眼看就要冲出包围圈。
突然,一挺机枪从侧面开火,两名战士当场牺牲。
"趴下!"李云龙大吼,同时举枪瞄准机枪手。枪响人倒,但更多敌人发现了他们。
危急关头,张大彪带着三名战士从侧翼杀出,用手榴弹炸毁了敌军机枪阵地。
"冲啊!"李云龙抓住机会,带领部队一举突破包围。等敌人反应过来时,红军己经消失在茫茫山林中。
这次突围,全连牺牲五人,伤八人,但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夜晚的营地里,气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