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返城年代:全2册 > 第七章

第七章

学们在偷偷跟随,又犹豫。

杨一凡却仿佛脑后有眼,站住了,分明在等她。

她不再犹豫,又跑了过去。

隐在一处雕塑后的同学们议论:

“慧之真不够意思,我们是陪她来的,她却禁不住一个四眼儿的勾引,把我们丢下不管了!”

“这么说对那个杨一凡也不公平吧?我看是咱们慧之有点儿对人家着迷了!”

“河里青蛙,是从哪儿里来?树上鸟儿,为什么叫喳喳?哎呀妈妈,年轻人就是这么没出息!”

某一个姑娘竟大声唱了起来。

娇小的姑娘:“我看咱们别继续跟踪了,识趣点儿,打道回府吧!”

姑娘们挽着手,齐声高唱着“河里的青蛙”向相反的方向走了。

两男两女迎着姑娘们的面走来。其中一位穿大衣的中年女性,显然是被陪同的干部,她站住,对姑娘们侧目而视。

姑娘们非但不收声,反而声音更加响亮地唱着走过去。

女干部:“真不像话,些个大姑娘,明知没出息,还这么大声齐唱!”

另一个女人:“‘文革’前的年轻人,不是都爱唱那首歌嘛!”

女干部侧目瞪她。

两个男人中的一个:“其实咱们也唱过。”

女干部又瞪着他,批评地说:“‘文革’过去了,那就又什么歌都可以公开唱了?好歌是可以催人奋进的,那种歌能催人奋进吗?”

被批评的男人女人尴尬地点头。

两个男人中的另一个:“领导的话是对的,对的。那什么,让门口把严点儿,开展前,不能允许什么人都随便进来。”转对女干部毕恭毕敬,“副局长,请继续往前视察吧!”

杨一凡和慧之已站在松花江的栏杆前了。江上停着一辆卡车,有些人在用大绳往卡车上拽冰块。

杨一凡:“以前,我认为对于雕塑艺术,材料是决定其价值的。青铜、玉石、大理石、花岗岩,最起码是树木,那才值得认认真真地雕。”

慧之:“现在呢?”

杨一凡:“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喜欢上冰雕了。”

慧之:“为什么?”

杨一凡指着说:“你看这松花江,一到冬季,简直可以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冰。这是世界上最廉价的雕塑材料,可又像一大块一大块的玉那么晶莹剔透。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冰,雕塑出满园美丽的作品供人们欣赏,这种创作劳动同样是值得的。”

慧之:“可毕竟是短命的艺术。春天一到,它们就无法保留了。”

杨一凡看着她问:“你为冰雕惆怅?”

慧之诚实地说:“有点儿。~卡,卡^暁\税~王~ ¢埂/欣·蕞*全~”

杨一凡:“大可不必。”

两人沿江畔缓缓走着。

杨一凡:“这世界上生命短暂的,又何止冰雕呢?当冬季来临,北方的蝴蝶就都死去了。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也都死去了。但它们毕竟都美丽过。生命的意义,不完全取决于长短。有一种既属于动物又属于植物的菌类,样子很不好看,像一团发面,生存在深山老林的地下,叫‘太岁’。在越深的地下,活得越久,据说能活一千多年。即使偶尔被挖出来了,不适合人吃,牲畜也不吃。那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相比于能活一千多年的‘太岁’,我倒宁愿做一只蝴蝶,做不成那种漂亮的大花蝴蝶,做一只夏天司空见惯的,像两片小白纸片儿的白蝴蝶也行。哪怕一到冬季我就死了,但毕竟自在地飞舞过,还享受过各种美丽的花的花粉。”

慧之:“那种小蝴蝶也有黄色的。我更喜欢黄色的。”

杨一凡:“那我就做一只黄色的。做不成蝴蝶,做彩蛾或蜻蜓也行。连彩娥或蝴蝶都不成的话,做某些不是害虫的昆虫也罢。比如七星瓢虫、天牛、金龟子……”

慧之:“天牛和金龟子都是农林业的害虫。”

杨一凡:“是吗,那我不做天牛和金龟子了。对啦,我做金小蜂!金小蜂不是害虫吧?”

慧之:“这我可就不清楚了……”

两人互相看一眼,都笑了。

慧之:“你为什么非雕中国少女……不可呢?”

杨一凡:“祼体冰雕?”

慧之点头。

杨一凡:“我有一册《西洋雕塑百图》,本是我父亲视如珍宝的。‘文革’中,红卫兵抄家,我冒着挨打的危险把它藏起来了,后来就成了我父亲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