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叫一个难受啊,笑又不敢笑。心说还得是这小子啊,半年不见,火力还是这么猛。
逗了会儿二大爷,纪运就往街上去。再不去,人家可就要收摊了。在街上肉摊那,买了两块肉,每块都三斤多一点。又买了两斤油豆腐分成两份,还买了两份青菜。
回到地边,把其中一份交给二大爷,拎着自己那一份往家走。损归损,闹归闹,肉可是实在的,众人心里可美了,晚上有肉吃了。
回家的纪运可不管后边人们的心思,烧锅做饭,买的是五花肉,红烧安排上,再来个水煮鱼,炒道素青菜,再放个鸡蛋汤。这就齐活了,有荤有素。
饭做好没多大会儿,几人就回来了。二姨家过来西人,老两口加两孩子,家里还三个孩子,那边也有活儿得忙。这年头干活大小都上啊,也就纪运这货是个闲人。
纪运招呼着大伙先上桌吃饭,西人瞪着大眼睛看着这么一桌饭菜,这也太奢侈了。纪运这货可不管这个,主打一个量大管饱。众人也不说话了,做都做出来了,不吃那是对不起自己,低头放开了就是一顿吃。
吃完移桌泡上茶,这才有时间聊天。
二姨父:“你怎么回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纪运:“就是忙完了,有时间就回来待几天,还得出远门,以后回来的时间就少了。”
二姨:“在外边都挺好的?”
纪运:“是挺好的。去插班上学了,在龙城国中,这不毕业了嘛,回来看看。”
二姨父:“原来是上学去了啊。那都毕业了,还出远门干嘛。”
纪运:“到处走走,看看呗。”
二姨:“没有钱就眼大伙说啊。”
纪运:“钱有,姨放心好了。对了,您跟大姨把收到的庄稼都各自拉回去,不用给我留。记得,是全拉回去。”
纪运听到说钱,赶紧把这话给说出来。因为在后屋,看到几袋新收的粮食,还有以前收的麦子。自己空间里都上万斤了,不差这点东西。他们辛苦的,就让他们拉回去吧。回头上姥姥那边也得交待一下。
“对了,二姨,现在家里孩子们都有上学的吗?”纪运就知道二姨家五个孩子,具体多大多小真不知道。
“上回从你姥姥那拿了五块大洋,家里添补了些,现在五个孩子都去学堂了。”二姨说道。
二姨父:“听了你二大爷家男女全去上学,我这也全送去了。”
纪运:“大姨那边呢?”
二姨:“她那边都成家一个了,上次你看到那是她家老二,也没上了。剩下那两小的去了,一男一女。”
纪运:“那大姨那边还比较轻松些。”
心里琢磨着,到时离开前,给大姨拿五十大洋吧。先坚持两年再说,自己以后回来再看情况。救急不救贫的道理纪运还是懂的。
接着又给西人说了一些城里的情况,还有初中高中所开设的课程,学习方式,学校情况等。至于以后这帮孩子们有没有人能走到那一步就另当别论。起码是知道些外边的情况,要是真有某个孩子走到那一步,在未来几年里,自己经营下来的人脉,多少管点用,不至于抓瞎不是。
就看小学阶段如何了,能不能坚持下来一首上到毕业,还有就是成绩能不能出彩。相信经过几年的积累,应该有能力供一两个孩子出去上学。不行自己就支援一下也不是不行。带拉帮,毕竟也算是自己近亲。
很多时候读书这一块讲的就是天赋,就像数学题一样,不会的是真不会,会的是真会。不会的只能写一个解。
“也不知道这孩子要琢磨什么?”二姨父看着离开的纪运对着自己媳妇说道。
“我上哪知道去。太老成了这孩子。小妹要知道就可以放心了。”二姨感叹道。
女孩:“今儿吃到最好的一次,妈,你得好好学学。”
二姨:“我学?家里有那么多油吗?这顿饭用的油,赶上咱们家三天用的了。”
“也没看到他从街上带油回来啊,怎么多出一坛油来了。”二姨对着自己男人问道。
“我上哪知道去,厨房里还有一条鱼呢。可能是从城里带回来的吧。”二姨父挠挠头说道。
“回头回去时,去通知大姐过来把剩下的粮食拉回去。”二姨想了又想说道。
“那咱们的那一份不用留了吗?”
“大运说不用,那就是不用。还得赶紧拉走,别放这碍他眼。要不然回头我妈那还得挨说。”
“明儿你去大姨那通知,说是大运回来了,让她把她家的粮食拉走。”二姨父指着男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