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权专制时代,一个新王朝的前几代皇帝往往比较明智,在掠夺金钱方面也比较有节制,同时推行一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让人民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供其进一步掠夺。_小′税¨宅^ ·罪/芯*漳¢洁_埂·薪+筷?但是,到了王朝的后期,专制帝王们大多昏庸、残暴,只知道一味地索取、掠夺,不惜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恨不得把人民搜刮干净,宗旨只有一个:榨取更多的金钱,供他们享受、挥霍。所以,在王朝的初期,金钱除了供统治者享受外,还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王朝的后期,金钱的“副作用”就越来越明显——逐渐腐蚀专制皇权的肌体,促使其加速走向灭亡。
秦朝建立后,虽然赋役繁重,秦始皇又广造宫室、大兴土木,花费了不少钱财,但他推行的许多政策,比如统一天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向岭南地区移民,使人民能够在一种相对和平环境下从事生产活动,特别是嬴政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民大多拥有一小块土地,可以安心发展生产。所以,在秦始皇的高压统治下,人民生活虽然很悲惨,但整个社会仍然是稳定的。`如.蚊?蛧_ _追~嶵,新!彰!节\
到了秦二世时,胡亥、赵高一伙人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挥霍,结果金钱反过来腐蚀、瓦解了皇权专制政体,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秦朝也很快土崩瓦解了。
西汉前期,好几代皇帝注意吸取秦朝的教训,一方面,采取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社会经济逐步繁荣起来;另一方面,统治集团也榨取了巨大财富,尽情享乐,过着人间最豪华的生活。到了汉武帝初年,国库里装满粮食,铜钱堆积如山,大约有数百亿。究其原因,是汉朝前期实行“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使社会安定,老百姓可以安心发展生产。这反映了一个规律:在皇权社会里,只要专制帝王们不再整天“挖空心思”剥削、压迫人民,勤劳、纯朴的中国老百姓自然会通过辛勤劳动,使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实现国富民强。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都是出了名的昏君。?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贪欲,他们想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法子搜刮金钱,甚至明码标价,公开卖官鬻爵,把一部分权力直接转化成金钱,充分暴露了皇权专制体制的腐朽性。
由于统治集团骄奢淫逸,沉湎于金钱的深渊中,皇权国家制度出现了巨大的分裂和演变,再加上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东汉政府的权威急剧下降,各地军阀纷起,统一的专制皇权被割据势力所取代,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三足鼎立”的时代——三国时期。
当时,大军阀董卓一度把持朝政,利用权力掠夺了大量金钱,真让人触目惊心。为了榨取更多的金钱,他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指挥军队烧杀抢掠。在他的大本营——郿坞,藏有黄金3万余斤,白银9万余斤,各种珍宝不计其数。但是,这个吞噬金钱的恶魔,不久就被金钱所吞噬了——司徒王允设计处死了他,并将他那用金钱喂养得肥肥胖胖的身躯点了天灯!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非常注意节俭。为了限制专制权力对金钱的肆意掠夺,杨坚采取“两手政策”:一方面表彰和擢升廉洁的官吏,并赐给官吏们职分田,限制官员利用公款放债盘剥人民;另一方面,他对贪官污吏毫不手软,一发现官吏贪污、受贿,就严惩不贷,连太子杨勇、秦王杨俊也因为生活奢侈,耗费大量金钱,被他废黜。
不过,隋文帝毕竟是专制帝王,他之所以限制权力对金钱的攫夺,无非是为了坐稳龙椅,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以他也有穷奢极欲的一面:
有一次,他命令大臣杨素修建仁寿宫。杨素素来狡诈而贪婪,在隋文帝大力提倡节俭之风时,他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建造豪华府第,又抢夺大量良田、美女,对老百姓欺诈勒索。可是,这样一个凶狠、贪婪的大官僚,却被隋文帝认为是一个正直、廉洁的好官。
杨素领命后,征发数十万民夫,用两年的时间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仁寿宫,简直可以和秦朝的阿房宫相媲美了。等宫殿建成后,隋文帝亲自前来查看,见那宫殿依山傍水,连绵宛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