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秒?漳.结^晓_说+徃^ ?首¢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元宵节,依照宋朝制度,各位命妇入宫庆贺。不料,小周后自从元宵节入宫,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回来,李煜急得在家里唉声叹气,踱来踱去。
直到正月底,小周后才从宫中乘轿而归,李煜急忙把她迎入房中,赔着笑脸,问她为何今日才出宫。小周后却一声不响地倒在床上,只是掩面痛哭。李煜有些不解,急忙上前细问情由。小周后突然坐起来,指着李煜骂道:“当初你只图快乐,不知道治理国家。现在,国破家亡,你又投降了,害我受到这种羞辱!”
原来,那天小周后进宫时,正好被宋太宗瞧见。见小周后生得花容月貌,太宗就动了“鬼心思”,便把她留在宫里,强迫她侍寝。“人在屋檐下,哪敢不低头”,无奈,小周后只好顺从了太宗。于是,太宗把她霸占了,玩弄了许久,才放她出来。\j*i?a,n`g\l?i¨y`i*b¨a\.·c`o¨m¢
李煜听后,长叹一声,也只能仰天流泪。从此,李煜经常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妻子被太宗召去陪酒、陪宴、陪寝,成了真正的“三陪女”。
这一年七月七日,正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恰好是李煜的生日。李煜想起从前的歌舞欢饮,眼下却是凄凄惨惨,连身边的宫女也只剩下两三个,其余心爱的嫔妃都是死的死,走的走,一个也不在眼前,不由触动愁肠,填了一阙《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时,小周后忽然从屋里走出来,对李煜说道:“夫君,你又在这里愁思悲吟!现在,我们虽然背时失势,也不该如此悲怨!何况隔墙有耳,你不要怀思感旧。如果让外人听到了,又会怀疑你对现实不满了。眼下,你我又处在这种境地,千万不要因笔墨招来灾祸!”李煜长叹了一声:“国破家亡,我心里苦得很,除了悲歌长吟,该怎样消遣呢?”小周后见他越说越不对劲,就一把将他拖到房内。~珊_叶?屋_ +醉_欣!蟑/节·更`鑫?哙/
见桌上摆着几样菜肴,倒还精致,李煜便举起杯来,一饮而尽:“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我偶然填了两阙词,你何不按谱循声歌唱一回呢?”小周后推辞不得,便将《虞美人》一字一字依谱循声,轻启朱唇唱了起来。借着酒兴,李煜亲自吹起玉笛相和。虽然一吹一唱,并无别的乐器伴奏,倒也婉转抑扬,动人肺腑。
这当儿,在李煜周围监视的人急忙飞报太宗。读了《虞美人》这首词,太宗勃然变色,一拍龙书案说:“看来,李煜还没有忘记故国,若不将他除掉,必为后患!”于是,太宗赐给李煜一瓶“牵机药酒”,李煜喝完御酒,脸色大变,倒在床上,已是气息全无了。
太宗知道后,非常“悲痛”,追封李煜为太师、吴王,并废朝三日,把丧事办得“体体面面”。李煜下葬后,小周后自然要入宫谢恩,太宗就乘机把她留在后宫。
作为一国之君,李煜高高在上,却不知“家国”为何物?直到做了俘虏,他才在自己的词中“不合时宜”地有了一些家国之感,却因此换来“牵机药酒”。作为一个文学家,他是出类拔萃的,但作为一个国君他确实很荒唐。在皇权专制时代,这种身份的“错位”带给李煜的是人生的悲剧,而这种悲剧又反过来促使他在诗词方面取得了不朽的业绩!
宋徽宗痛失江山
与宋徽宗的祖先宋太宗相比,女真人还算是比较“宽厚”的:徽宗在他们手里活了9年,而且是病死。临终前,这位天才的“艺术家皇帝”也曾写过一首怀念故国的词——《燕山亭&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