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虎毒不食子。\小_说+C?M,S, ?耕?芯\醉~全¨”不过,在皇权专制时代,最高权力实在是太诱人了,不仅有谋篡之心的大臣要杀害皇帝,有时就连皇帝的亲生母亲也不例外!例如,北魏孝明帝元诩是胡太后的亲生儿子,可是,胡太后却把持最高权力不放,对孝明帝多有掣肘,母子之间感情破裂。于是,孝明帝密诏大军阀尔朱荣发兵“勤王”。这时,胡太后也不管什么“骨肉”不“骨肉”了,索性先下手为强,派人将孝明帝毒死,另立宗室元钊为帝。一个月后,尔朱荣杀进洛阳,将胡太后和元钊投入黄河。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有两个皇帝死于非命,大的不过19岁,小的才3岁。
在历史上,更常见的是亲属之间的自相残杀。东魏孝静帝是权臣、大将军高澄的妹夫,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多亏高欢和高澄父子的扶持,所以高澄对孝静帝很不客气。有一次,群臣大宴,孝静帝喝多了,就不肯再喝。这时,高澄端起一大杯酒,送到他面前,硬要他喝,孝静帝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说:“自古天下无不亡之国,朕又何必忍辱偷生!”高澄大怒,骂道:“朕?朕?你他妈的狗屁朕!”说完,他一回头,命令黄门侍郎崔舒:“给我打他三拳!”那崔舒也是狗仗人势,竟然冲上来“殴帝三拳”。_晓¢税,C^M*S? !埂\新?醉/全+
其实,这位孝静帝也并非“懦弱之辈”,还有几分能耐。据《魏书》记载,孝静帝“臂力过人,能挟石狮子踰宫墙,射无不中;好文学,从容沉雅”。可惜,就是生不逢时,碰到了高澄父子,他也只能是“人在屋檐之下,不得不低头”。
有一回,孝静帝出去打猎,就像鸟儿出了笼子一般,好不快活,“驰逐如飞”。正在得意之时,猛听得后面一位禁军将领大声提醒他:“陛下,您不要跑得太快,否则大将军(指高澄)会生气的!”作为“万岁爷”,连骑马的快慢也要看“大将军”的脸色行事,那光景实在是让人觉得“委屈”。为了保全性命,孝静帝也只能“忍气吞声”!
真要理论起来,皇帝难做,有时并不限于动乱的年代或者是王朝的后期,即便是“开国皇帝”,往往也不能随心所欲。¨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例如,汉高祖刘邦晚年对太子刘盈(即汉惠帝)的过于“仁弱”不满,有意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却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最后,汉高祖憋了一肚子气,也只有摇头叹息而已。
隋文帝杨坚坐上龙椅后,“振长策而御宇内”,统一了华夏九州,也算是“一代雄主”了。不过,在朝廷里,杨坚虽然是威风八面,一言九鼎,但是,一回到后宫,他可就“雄”不起来了,还得乖乖地“听命”于大老婆独孤皇后,想要在皇宫里搞什么“自由恋爱”,那可是绝对不行的。有一回,隋文帝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位宫女尉迟氏,独孤皇后就公然将她处死。隋文帝暴跳如雷,竟然远走高飞,“如山谷间20余里”,害得左仆射高颎率领文武百官在后面“穷追不舍”,苦苦规劝他不要抛弃天下臣民。最后,杨坚也只有长叹一声:“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因为贪恋权势,许多人当上了皇帝,才发现自己坐在“火山口”上,想要洗手不干时,已经是身不由己了。可惜,这个道理并非所有人都能明白!纵观古今,真正“大彻大悟”的人太少,隋朝皇泰帝杨侗就是其中一个。
在杨侗被赶下台前,权臣王世充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将来天下太平,还是你做皇帝!”不久,王世充要杀他,杨侗不想死,就让行刑者传话,希望王世充履行诺言。杨侗真是“糊涂透顶”,竟然糊涂到拿这种话去要求别人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