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皇权悲剧 > 第31章完结

第31章完结

不过,要说贾似道这个人不学无术,只知道寻欢作乐,那也太低估他的“政治能量”了。+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因为他出生在一个腐朽的官僚家庭,对于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自幼耳濡目染,无师自通,所以,没过几年功夫,这位“国舅爷”就已经进入了“宰执”的行列,做到了“知枢密院事”的高位(当时才41岁),一时权倾朝野。

且说从高宗到理宗,南宋的皇帝都换了好几位,可是北方金国的侵扰、欺凌倒是日甚一日,南宋帝国从皇帝到平头老百姓竟没有过上一天“扬眉吐气”的日子。这时,一个更加强悍的民族——蒙古开始在北方崛起,并派使者王檝前来游说南宋君臣,希望蒙宋结盟,共破金国,并许诺将河南的土地归还大宋。可笑的是,南宋的庸君懦臣又忘记了宋徽宗联金灭辽的教训,贪图小便宜,只顾“眼前之利”,不顾事后之危,轻易与蒙古订立了盟约。

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派大将孟珙北伐,与蒙古合兵一处,灭掉金国。\k*s^w/x.s,w?.`c.o/m~不料,强悍的蒙古人却践踏了盟约,派兵攻打南宋。这场蒙宋战争一打就是几十年,到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大举兴兵伐宋,大汗蒙哥兵分三路:自己率兵进攻四川;弟弟忽必烈进攻鄂州;元帅兀良哈得由云南进入交趾,然后北上。南宋王朝真是倒霉,才离虎口,又入狼群!

宋理宗闻讯,非常恐慌,忽然想起了平素喜欢说大话的小舅子贾似道,认为他既然敢吹牛皮,肯定有两下子,便命他统率大军奔赴汉阳前线。为了给贾似道壮胆,理宗又在临行前来了个“突击提干”,任命他为右丞相。

真是可怜得很!这位素来只知眠花宿柳的花花太岁,一走出秦楼楚馆,来到两军战阵,一见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早就吓破了胆,哪还谈得上跃马横枪、统率三军?更何况,对于打仗他根本就是外行。不过,作为元帅,贾似道虽然不懂,还得不懂装懂,否则着实有损这位宰相大人的威风。于是,独断专行、瞎指挥等错误就层出不穷,导致宋军节节失利。

到最后,连大将高达对“贾宰相”都失去了信心,只好拒绝执行他的指令,曹士雄、向士壁等将领也不买他的账。^墈¨书~君, .勉¢费?岳~读_对此,贾似道虽然恼火万分,但大敌当前,他也无可奈何,便私下派人去与蒙古人议和,并擅自表示:愿意称臣纳贡。这时,蒙古军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士气方盛,对议和不感兴趣,他的“如意算盘”破产了。

不久,蒙古大汗蒙哥死在四川钓鱼台。正在汉阳前线的忽必烈闻讯后,急着要赶回去和弟弟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就准备火速班师。一探得这个“最高机密”,合州守将卫坚立刻派人飞报贾似道。这位贾相爷倒好,不是利用敌人无心恋战之机一举破敌,而是赶紧派使者再次去求和,并表示:愿意称臣,以长江为界,每年进贡白银20万两、绢20万匹。此时,忽必烈归心似箭,当然求之不得,立即拍板同意,然后率军拔营北归,只留下张杰、阎旺率领少数人马,接应正从湖南北上的兀良哈得。

在与兀良哈得会师后,蒙古军撤到新生矶,准备渡江北还,这就为南宋一举歼灭这支蒙古军提供了大好时机。不过,这位贾大帅倒好,只是采纳了刘整的计策,命大将夏贵切断浮桥,杀伤垫后的敌军170人。与已经撤走的数十万蒙古军相比,这个数目简直是微不足道,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个芝麻。但是,在贾宰相的历史上,这可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大捷”,难怪他要借题发挥,向朝廷“报捷”:

“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福!”

远在临安的宋理宗接到这个“特大喜讯”后,真是心花怒放,还当自己慧眼识人,选中了一位军事奇才,便立即晋封贾似道为太子少师、卫国公,并亲自草拟圣旨,嘉奖这位“功高盖世”的贾宰相:

“贾似道为吾股肱之臣,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于再造。”

随后,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