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诸公,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掌握最高权力的独裁者,除袁世凯已经被后人定为大开历史倒车的“窃国大盗”外,其他人似乎都很难简单地用“天使”或者“恶魔”来评价。?8+1!k*a~n*s!h′u+.·c¨o·m^可以说,他们既是“伟人”,又是“罪魁”;既是“天使”,又是“恶魔”。一句话,他们是天使与恶魔的混合体!
2. 绝对权力将“天使”变成“恶魔”
古往今来,人们都是敬畏“天使”而害怕“恶魔”的,因为天使和恶魔都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们或者给世人带来福音,或者给人类带来灾祸。总之,是权力造就了“天使”和“恶魔”,没有权力的“天使”,谁会敬畏?没有权力的“恶魔”,谁会害怕?
在神话里,天使就是天使,恶魔就是恶魔,都是固定不变的:无论是真主,还是上帝,或者释迦牟尼,永远都是庇护苍生,降福人类,他们绝不会有朝一日突然变成祸害人类的妖魔。?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但是,在人间,“天使”却常常变成“恶魔”,促使他们蜕化和变质的是绝对权力。
对此,中国人有一句古话——“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就是对这种变化的生动概括和写照!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袖们。在起义之初,他们都称自己是“救苦救难”的“天使”,而一旦大权在握,胜利在望,就会撕下脸上的面具,逐渐变成“恶魔”,从陈胜到洪秀全莫不如此。
早年,陈胜家境贫寒,“尝与人佣耕”。不过,他胸有大志,不肯忍受这种生活。有一次,在田间劳动时,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苟富贵,毋相忘!”和他一起干活的穷伙伴们听了,都很好笑,就问他:“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意思是,现在我们为别人耕田,哪来的富贵?陈胜长叹一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几年后,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打进陈县,当上国王,就开始讲究享受和排场了。′鸿¨特?晓-税`惘′ ~罪′薪_漳·结?埂¨新?快-这时,一些老伙伴来找陈胜,谈起了陈胜过去贫贱时的情形。本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陈胜却认为揭了自己的“老底”,脸上无光,就把这几个老伙伴全杀了,将自己昔日“苟富贵,毋相忘”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因而丧尽了人心。最后,陈胜众叛亲离,被车夫庄贾所杀。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领袖,陈胜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他手中掌握了从未有过的大权。
黄巢,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早年,在科举考试落第后,他曾愤然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黄巢对于专制帝王的仇恨,以及决心要推翻腐朽的李唐王朝的壮志豪情。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发动起义。不久,他自称“冲天均平大将军”,展现了均平富、铲除恶邪之类的“天使”一般的胸襟和抱负,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一般的知识分子)的热烈拥护。
当黄巢率领起义军攻进京城长安时,也是秋毫无犯,惟恐惊扰了穷苦的老百姓,无愧为“天使”。据《旧唐书•黄巢传》记载:
“贼陷京师。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既入春明门,坊市聚观。尚让慰晓市人曰:‘黄王为生灵,